初中物理30个知识点总结◆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能够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六种物态变化。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而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特别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因此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计算电能能够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106J换算。 ◆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能够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创造了电话。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人教版】速度V(m/S)v=S/t;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m:质量;g: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2,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n,S=nh,n:承担物重的段数机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 功W=FS=Pt1J=1N?m=1W?s 功率P=W/t=F*v(匀速直线)1KW=10^
初中物理知识点导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