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湘府中学尹彩红一、说教材《罗斯福新政》一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②必修》第18课。主要介绍了罗斯福临危受命、实施“新政”和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是在遭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经济危机打击下,由罗斯福总统领导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课上承“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影响深远,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二、说教学目标我从四个层次定位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罗斯福临危受命的背景,体验其改革的勇气与胆识;实施“新政”的措施,理解其内容与目的,认识改革是一个系统配套的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摆脱危机困境”的学习,体会“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因为当今孩子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难以经受挫折,面对困难的打击一蹶不振,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无论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都具有较大的指导疑义。重点是“新政”的内容与作用,难点是对“新政”的评价。三、说教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述法、阅读法、对比法、讨论法、想象法和探究法等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改革是对生产关系作出的调整,加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认识,适当进行情感教育。四、说学法主要采取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因为:针对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教育的本质。五、说教学过程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1、阶段(两个阶段)2、内容(3R)3、项目(五个方面)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三、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作用与意义1、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进步性:⑴直接影响⑵间接影响⑶深远影响3、局限性:(1882~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导入新课:材料一: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一些看不到出路的人甚至从纽约刚刚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大国崛起》的解说词材料二:“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前总统柯立芝材料三:“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前总统胡佛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PK?胡佛:我坚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由放任好!罗斯福:我要实行新政,政府应全面而积极干预经济!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2、胡佛反危机(自由放任)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什么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罗斯福是如何采取行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
说课罗斯福新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