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作文习作的问卷调查摘 要: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多背诵,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教会学生修改文章,鼓励学生多练笔。我们教师更要努力研究新课标,不断探索经验,反复实践,勇于创新,根据农村的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解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提供有力依据。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我们课题组几位老师对于庄子小学及周边兄弟学校小学生作文写作情况进行了采访式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我们对周边四所学校1—6年级近500名学生及各年级语文老师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发放调查表、找师生座谈、浏览学生作文本。调查内容:主要通过对学生阅读情况和写作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态度、家长及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认识程度、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成就等。然后通过对调查表的分析,掌握小学生写作现状,挖掘根源,寻求指导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调查组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浏览三至六年级学生习作230余本,召开师生座谈会四次。对小学生作文情况作了重点调查研究。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一、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1、惧怕作文。问卷调查显示30%的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50%以上的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交差;大约只有20%的学生喜欢写作。2、没有写作激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感情淡漠,没有非写不可的冲动,调查发现85%的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激情。仅仅出于完成任务而不得不编写罢了。3、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学生很少自己积极地,自发地去写作,只有在老师布置以后才去完成的占90%以上。4、写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新意。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事老套,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消极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作文内容单一。好多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五年级的一次作文题为我的课余生活,学生写偷梨、偷杏、偷苹果、偷石榴的大有人在,占全班人数的47%。好像除了偷东西没什么好玩的了。还有几个没什么好写就干脆胡乱抄了一篇。三、作文技能普遍较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语言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约占22%。大部分学生语言平直甚至言语啰嗦,其中语言不流畅、语句不通顺的占18﹪.。写作格式也有不少问题,有的标题占格不正确,段落有的划分不合理,还有的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标点用的不恰当,还有“一逗到底”的现象存在。四、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习作来看,不少学生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写作文虽然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
关于农村小学生作文习作的问卷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