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剧种,它流布于山西省北部的灵丘县及其周边的浑源县、应县、繁峙县等部分地区。罗罗腔因其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行进十分流畅,故颇为当地群众所喜爱。1、罗罗腔的源流清代初叶,是我国戏曲声腔复杂多变、各种地方戏纷纷兴起的年代。罗罗腔在清代初叶即已形成。据灵丘县罗罗腔剧团的老艺人们说,罗罗腔原是“一人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和,和以罗罗哟哟之声”,所以叫罗罗腔。后来逐渐发展,去掉众人后台帮唱,仅以乐器伴和尾腔和过门。另外,罗罗腔的“背宫音”唱法,即在一段唱词的尾句,用一种高出本调八度的假噪来耍腔,也是该剧种的一大特色。2、罗罗腔的发展状况清代中叶,特别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罗罗腔有很大的发展,这时官方、民间,南北剧坛都有罗罗腔的声音。罗罗腔更加通俗化、民间化。清末,罗罗腔渐呈衰势,其主要原因是:罗罗腔与众多的新兴地方剧种在艺术竞争中,自己没有强硬的班社,也未曾涌现出有名望的演员,其唱腔中的优秀部分被京剧、梆子戏、柳子戏等诸多地方剧种所吸收、融化,而自己却没有从姊妹剧中吸纳更多的东西,在艺术的求新求变中过分趋于保守,因而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从城镇退到村寨,从平川退向山区。到19世纪60年代,罗罗腔的流布范围只剩下河北省唐县、阜平县和山西省的灵丘县、浑源县、应县、繁峙县等一小片天地了。民国年间,所剩无几的罗罗腔流布地区是梆子戏的天下,罗罗腔的演出活动更是举步维艰,罗罗腔除在庙戏、愿戏中有习惯性演出外,其他演出就比较少了,而罗罗腔艺人们为了糊口,常与“丝弦”、“老调”、“弦子腔”等北方弦索系统的剧种合台演出,逐渐地融到了其他剧种中去。艺人的大量流失,也是罗罗腔难振昔日雄风的原因之一。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罗罗腔流布地区战火纷飞,罗罗腔遂绝迹于舞台近二十多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执行“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灵丘县地方政府,对罗罗腔这一古老剧种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和恢复工作。1959年,灵丘县招收了罗罗腔学员四十多人。1960年,正式成立了专业性罗罗腔演出团体——灵丘县罗罗腔剧团、并抽调戏曲工作者多人,对罗罗腔的传统唱腔和剧目进行了挖掘、整理,精排了《小二姐做梦》、《打鸟》、《审土地》、《描金柜》等大小不同的几个较优秀的传统剧目。鉴于罗罗腔的唱腔音乐明快、活泼,说唱性强,适于表现生活小戏和现代剧目,因此,剧团从1963年开始,陆续排演了《夺印》、《赤叶河》、《塞上新图》、《两块六》、《小二黑结婚》等多部现代戏,多次参加了山西省戏剧调演,较好地保留了这一古老剧种。现今,大同市灵丘县的罗罗腔剧团是全国仅存的一个罗罗腔专业剧团,可算是“天下独一团”了。3、罗罗腔现存唱腔罗罗腔的唱腔原是很丰富的,相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后多数失传,现在保留下来的唱腔有[数词]、[流水]、[山坡羊]、[圪脑儿]、[凤绞龙]、[干板]、[跺板]、[甩板]、[散板]、[起腔]、[哭腔]、[糜子]、[娃子]、[彩腔]、[跪柱香]等。罗罗腔的演唱属联曲体的形式,这种联曲体并不是元明的南北曲,而是各种俚曲小调的联络运用。它虽然有[干板]、[甩板]、[流水]、[起腔]、[跺腔]等,但它们调式不同,相互之间很少自然联系,因此,结构不成板腔体系,只能说它的个别唱腔是以不完备的板腔体形式出现的。4、罗罗腔的乐队建制罗罗腔的乐队分文场、武场。文场使用乐器有:板胡、曲笛
灵丘罗罗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