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摘要]初中历史材料题是初中历史学习难点之一,本文对初中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和技巧作了总结,分读设问、读材料、答题三个部分。其中对如何读材料作了充分的说明,介绍了一些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关键词]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60114史料是学习历史的资料之一,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基本的史料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要求。传统观念认为初中历史知识简单,仅靠记忆和背诵就足够了。其实不然。随着近几年中考历史考查角度的变化,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有大量的史料出现,这就为历史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在中考历史中对史料阅读的考查大部分是通过材料题来体现的。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将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作如下探讨。一、读设问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有了设问,就可以根据设问知道这道题要考查的大概知识点。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无趣的。做材料题首先就要明白问题问什么,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假如学生先看材料,遇到材料很难,比如大段的材料特别是古文,他们就会心生胆怯,不知所措;遇到材料很简单,他们很熟悉,就想当然地认为题目的答案是什么,然后马上下笔,这样很容易丢分。而看完问题再看材料就具有针对性,可以对症下药,又避免了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误。二、,尤其是句号、分号、省略号材料一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党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做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认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由乱。”“威不两错,制不二门。”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2分)分析:本段材料共分成五句话,仔细观察会发现五句话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句话是当今学者的评论,后面几句话是这一派别的言论。当今学者的评论中由省略号分成三层意思。第一个省略号之前强调法家重视实践,第二个省略号之前半句强调否定贵族特权,后半句强调抑制商人和学者。古代法家具体言论实际上就是对当代学者评论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古代法家的言论就是当代学者的评论。这样答案就非常清晰明了。即主张变革:废除特权;重农抑商;轻视教育;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尊法抑儒(任答一点1分,共2分)实际上就是我们分析的内容,语言上概括性强些、精确些。。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而且;虽然,但是;又,更,还……材料二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其他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分)分析:该材料共分四句话,设问是秦始皇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充分利用这些条

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