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启示.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48卷第4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ocialScience)(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深圳518060)摘要:证券发行制度的改革是整个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中国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从政府主管部门的实质性审核过渡到注册制。目前,美国是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实行的是证券发行的注册制。因此,研究美国证券发行的注册制,分析比较其与我国现行核准制(实质性审核制)的差异,对完善我国证券发行的保荐人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证券发行;审核;注册制;核准制;中美比较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4-0092-05收稿日期:2008203220作者简介:白玉琴(1963-),女,河南开封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证券发行制度的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对证券发行制度进行探讨也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研究较为热门的话题。但关于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文章多数仅限于对现有的证券发行制度的缺陷进行探讨或是对其进行经济学的分析。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教授提出,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目标是注册制,并认为目前的保荐人制度是实行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笔者深深赞同这种观点。但至于如何完善现有的保荐人制度使我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向着注册制发展,关于这一问题论述的文章可以说是付之阙如。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该论题进行分析,在研究比较美国的证券发行注册制与我国的核准制的差异的同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保荐人制度应当赋予保荐人发行的决定权,弱化证监会的行政审核权,以便使我国的保荐人制度更快地向注册制靠拢。一、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一)美国证券发行审核的注册制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规定与内容集中于美国1933年制定的《证券法》。1933年《证券法》是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之后制定的,1929年“大危机”表明证券市场的欺诈导致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于是罗斯福总统在制定1933年《证券法》时将公开原则作为该法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联邦政府不能也不应该采取任何这样的行动,即确认或担保新发行证券信誉良好,价值稳定,或者作为资产可以盈利。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坚持每种在州际新发售的证券必须完全公开信息,并不允许与发行相关信息在公开前遗漏”。[1]64因此,1933年《证券法》确立的注册制的法律框架是:一是要求向发行者提供与公开发行相关的财务资料或其他信息;二是不管法律要求发行的证券是否必须注册,都禁止证券发行中存在任何误导、欺诈和虚假陈述。。从1933年《证券法》第5节规定的审核程序看,证券发行的注册分为三个阶段[2]41:(1)注册书送达前阶段。在注册书送达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之前,发行者、承销商和自营商不得有任何推销证券的行为。不得组织承销团,不得发表与此次发行有关的新闻或作其他市场布置。但是,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承销商与承销商之间做技术性的初步谈判,研究发行数量,准备注册文件,商议费用分配、发行价格等事项不在此限。(2)等待阶段。注册申报书送达以后,注册生效前有为期20天92的等待阶段。在此阶段证券发行书由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查,如果发现有重大缺

中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