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和千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设计理念:鉴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跷跷板图片,从熊妹妹为什么跷不起熊哥哥一问,揭示生活中的物体有轻有重。在数学上,人们把物体的重量称为质量。2、用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引出质量单位,理解质量单位在描述物体质量时的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把目光投向超市,仔细观察,妈妈和两个孩子各买了什么物品,各有多重?(2)要知道物体有多重,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3)小结,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观察感受,体验内化1、认识克:(1)介绍用“克”作单位的秤,并称出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2)闭眼感知1克有多重。(3)小组合作在小盒子里找出约重1克的物品并汇报。(4)找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并完成书上101页“做一做”。(5)感受比1克重的物品。①猜一猜一块橡皮有多重,用电子称验证。(感受几十克有多重)②掂一掂数学书有多重,用电子称验证。(感受几百克有多重)③小组轮流掂一袋500克的盐,感受500克有多重。2、认识千克,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1)由两袋500克的盐重1000克,引出质量单位“千克”,并介绍克和千克的关系。(2)小组活动:掂一掂自己带来的1千克物品有多重,亲身体验1千克的重量。汇报我带来的什么物品重1千克。(3)介绍用“千克”作单位的秤,学会认秤的方法。(4)读出秤上表示的质量。三、梳理小结,积累收获通过刚才的学习,孩子们有什么收获?四、知识应用,深入拓展1、数学书105页第一题。2、数学书105页第三题。3、读明明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修改不正确的质量单位。4、小组活动:每个小组从百宝箱里领取一袋物品,轮流掂一掂,估出它的重量,比比谁估得最接近。5、游戏:人体跷跷板。

克和千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