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巧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巧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假如我们教师一味地从字面上去分析题意,用较为苍白的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未必能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线段图,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多年来一直在我的日常数学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解决复杂关系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她们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教学实践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我注重从中、低年级学生的画图能力培养入手,引导她们跟教师一步一步来画,来学找数量关系。经过这一系列的师生探索活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晨晨今年2岁,妈妈比她大25岁,6年前她妈妈几岁?6年后她妈妈几岁?试画基本线段图晨晨今年2岁,妈妈比她大25岁,则另一条线段要画得比晨晨的年龄线段图长一大截,由此可知:妈妈的年龄=晨晨今年的年龄+她们的年龄差。则同时可知:妈妈6年前几岁,妈妈6年后几岁。即使是教师示范画出线段图以后,学生仿照再画一遍,学生们也是满有收获的。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用线段图解题能力,进而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解决比较难的题。如,在解决倍数问题时,有这么一道题:“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128棵,已知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我们能够利用线段图来分析、解决。大家能够依据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把梨树棵树看做是1份,桃树棵树就是这样的3份,那梨树和桃树就共有这样的4份,共128棵。我们便能够先求出1份数的梨树的棵数,再求出3份数的桃树的棵数。为了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我们也可插入一些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以丰富学生获得积极探究数学问题的成功体验。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有几个三角形?或有多少个长方形?我们便可引导学生从基本图形――数线段入手,看一看、数一数被分割的线段有几条基本线段,再由这样被分割的线段分别组合成了几组这样不同数量的复合线段。最后把所有的基本线段与复合线段相加即可。如: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线段?我们能够先数基本线段,图中一共有3条;再数由两条基本线段组成的复合线段,图中一共有2条;最后数由三条基本线段组成的复合线段,即图中的原图,有1条。因此,图中一共有6条线段。这样,数其它图形的同类问题,我们迎刃而解。当然此时,我们也能够让学生边画边讲解,也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讲解。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画图技能后,我们便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讲清这样画图的道理,可自己讲,也可分组合作互学,以提高用图解题的自觉意识。如,我们大家俗知的“相遇求时间”典型问题的教学,。小林每分钟骑250m,小云每分钟骑200m。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 我们能够先让学生自主理解题意,并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让学生说说小林和小云是怎样运动的?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屏幕显示线段图,标注出运动方向、有关数据及问题,并让学生结合线段图复述题意,想象两人同时从家里向学校行驶的过程。进而,分析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启发学生说

巧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