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适用吸附干燥器的场合按GB/T13277-91《一般用压缩空气质量等级》(等效采用ISO8573第II部分)规定,压缩空气含水等级共分6级,其中1~3级压力露点均在-20℃以下,必须使用吸附干燥器才能达到。其典型的应用领域有:摄影胶片、微电子芯片(1级,-70℃)、精密喷涂(2级,-40℃),粉状产品输送(3级,-20℃)等。有些场合虽然对压缩空气的露点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输气管道要经过0℃以下环境且外部不复保温材料时,为了防止所输送的压缩空气中残余水分在管道内冻结,就必须使其压力露点低于环境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此时也应当适用吸附干燥器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水处理。经吸附干燥器处理的空气露点可涵盖冷冻干燥器的处理效果,因此原则上一切使用冷冻干燥器的场合都能够用干燥器作代替,但反过来是不行的。由于冷冻干燥机的能耗比吸附干燥器低得多,因此用吸附干燥器替代冷冻干燥机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合算的。 再生方式选择成品气露点和再生能耗是选择吸附干燥器时必须考虑的两大因素。一般来说,两者不能兼顾,即要获得低露点的压缩空气,就必定要付出较多的能耗代价。按吸附理论,吸附干燥器的基本形式只有无热再生和有热再生两种。无热再生干燥器由于以变压吸附为基础,采用了短周期循环工作制,经它处理的压缩空气露点无论在深度或稳定性方面都比有热再生干燥器好,且再生能耗已十分接近理论底线,因此自从无热再生吸附干燥器出现后,油热再生干燥器就有退出应用领域的趋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的“微热”再生干燥器是比较“另类”的,其初衷显然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再生耗能;但这一创立在许多基本问题上当前还停留在泛泛而谈中,例如有关微热干燥器耗气量可见的“样本数据”就有3%~11%等多种版本,需在理论上作翔实论证,以消除可能出现的技术误导。用户在选型时没有必要去轻信这些诱人的“样本数据”,事实上任何类型的吸附干燥器都要消耗较多的再生能量(无论是气耗或热耗,最终都以电费形式列支),必要时对选型设备进行“能量衡算”不失是一种谨慎的举措。 吸附剂选用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是吸附干燥器常见的吸附剂。这两种吸附剂对水蒸汽都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活性氧化铝还综合具备了许多优良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因此在极大多数场合是吸附干燥器的首选。特别在无热再生情况下,活性氧化铝几乎是获取压力露点-40℃左右压缩空气的当然选择。可是该吸附剂在低水分环境下的吸附能力远不如分子筛,因此在获取极干燥压缩空气(压力露点低于-60℃)时分子筛就大有用武之地。但分子筛的机械强度及抗水滴性能很不理想,因此经常将它与氧化铝结合起来使用一期获得最佳效果。不分场合全部选用分子筛作吸附干燥剂并非是上佳之策。 组合干燥器的选用在吸附干燥器上游配置一台冷冻干燥基座前置处理是获取极低露点压缩空气以及降低再生器好的一种良好的工艺设计。一般认为,这种组合应用在服役期内能耗费用的节省足以抵消设备初投资的增加。在对压缩空气系统运行质量有较高要求时,能够选择之中串级布置。将两台不同类型的干燥设备硬性组装在一起构成所谓“组合式干燥器”在多数情况下并无必要。一个好的气源系统,不但要为系统中每台设备提供最好的工作条件以发挥其最大效用,而且也要考虑到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检修时的方便性。从这两方面考察,分体串级似乎比“组合式干燥器”要更好一些。 二、使用篇正确使
干燥机使用与维护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