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游戏》教学设计刘慧丽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较强,本节课根据染纸艺术富有童趣又极具创造性的特点,通过纸艺术的色彩美、图案美,让学生去欣赏、感受民间工艺——染纸的美,同时,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属于设计·应用,染纸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种,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利用宣纸的吸水性强,结合多种方式的折叠后,采用浸、点、染等方法,使纸面色彩变化而有规律,色与色之间渗透自然而富有变幻。体会染色游戏的同时,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到生活中,感受了用美术来创造生活的乐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选用吸水性强的纸,将其折一折、浸一浸、染一染颜色,学习将白纸染出美丽花纹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水粉颜料可加水调和并容易上色的特点以及宣纸的吸水特性,用纸浸染的方法染制美丽的花纸。并联系生活加上自我的创造力,将染制的美丽花纸制作成美观的作品。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染色游戏千变万化的乐趣,感受水粉色彩带给我们生活绚丽多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染纸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探究学习纸的不同折叠方法,将折叠过的纸在水粉颜料中浸染,形成美丽的花纸。教学难点:纸张折叠的方法、浸染时水份的控制以及浸染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效果。解决措施:通过教师示范和不同制作方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折叠方法和浸染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帮助、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纸盘若干、水桶、抹布。学生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纸盘若干、水桶、抹布、剪刀、固体胶。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识宣纸: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纸吗?你们知道这种纸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小结: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画纸,是吸水性很强的纸,是用来画国画和写书法的。2、宣纸的特点试一试(教师示范):将几种水粉色分别滴在宣纸上,水粉色被宣纸充分吸收并晕染开,形成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点。(学生观看老师示范,感受宣纸的晕染效果。小结:这就是宣纸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染色游戏”。板书:染色游戏二、探索新知1、比一比:将刚才直接滴染的示范作品与折叠后进行浸染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幅作品。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你更喜欢哪一幅?学生表述观察、比较的结果。(直接滴染的作品,图案大小不一,颜色少。折叠后浸染的作品,图案排列整齐,颜色丰富。折叠后浸染的作品跟更美观一些。)2、折叠出示四幅不同的折叠示意图,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种折叠方法。图片:“田”字折叠“井”字折叠“十”字折叠“米”字折叠提示:折叠方法:先折实线,后折虚线。(不同小组成员根据折叠示意图探究不同折叠方法。)纸不能折得太厚,并注意折平整。探究成功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教大家一种折叠方法。3、浸染教师示范将折叠好的宣纸放入水粉色的盆子中进行染色,注意手要捏住纸,从边或角开始染色,一个颜色染透后再换另一个颜色。可在同一张纸上染上不同的色,色彩要清楚而且要变化,为了使颜色染得清晰,可用水粉笔蘸上颜料帮助染色。染色可以用同一色进行,也可以用多种色彩,为了使色彩变化丰富,操作时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