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及体会.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及体会.doc浅谈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及体会一、临床症状患羊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一侧或双侧眼睛失明,类似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对外界刺激敏感,易惊恐,四肢痉挛性抽搐,共济失调,死前暴躁狂奔或沉郁。患羊或转圈、或前冲、或后退、或躺卧、或高抬前肢步行、或头低垂于胸前、或向前猛冲。二、剖检病变锯开患羊颅部,可发现大脑表层或脑组织中有球形或椭圆形灰白色包囊,囊内充满半透明液体。三、诊断多见于牧区,病羊有与狗、羊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以慢性颅内压增高和癫痫为特征。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内试验阳性率80~95%,但可有假阳性。补体结合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及脑血管造影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CT或MRI检查是确诊脑棘球蚴病的最好方法。 ,病羊最明显的表现为各种神经性症状。 ,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包虫囊液抗原皮内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或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X线检查,包虫患者肝、肺、骨骼检查,均可发现钙化;DSA检查,其特殊表现为病变区无血管、围绕包虫囊的血管极度移位、变直、环绕成球形。CT与MRI扫描对脑包虫病具有高度特征性,表现为囊性球形病变,边界清楚,密度与信号与脑脊液相似,无病灶边缘水肿,无增强,可与脑脓肿、囊性脑瘤或蛛网膜囊肿等鉴别。偶有实质性病变。 ,偶可达70%。包虫囊肿破裂或手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常可显著增高。 ,15~20min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若血内有足量抗体,延迟反应不出现。皮内试验阳性率在80~95%之间,但可出现假阳性。 70~90%棘球蚴病呈阳性反应,人或羊包虫囊液作为抗原(含头节的包虫囊液效果较好),囊液抗原性较低或包虫囊外膜甚厚至抗原不易溢出时,可呈假阴性反应。囊肿穿破、手术近期或继发感染,阳性率可提高。囊肿完全摘除后数月补体结合试验即可转阴。如果包虫囊手术摘除后1年,本试验仍阳性,可视为复发。本病与血吸虫病及猪囊尾蚴病之间存在着交叉反应。四、防治 ,1次/d,内服,连用3d。 ,对羊场内所有粪便(特别是犬粪)进行焚烧并深埋。捕杀羊场内所有犬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羊场内禁止饲养犬类,防止牧场被污染。患羊的脑、脊髓应烧毁并深埋,以防止犬等肉食动物吃到带有脑多头蚴的羊脑、脊髓。 。首先是确定手术部位,根据羊旋转方向,一般向前冲就表示寄生在大脑前部,向左旋转就可判断寄生部位在右侧,向右旋转则寄生部位在左侧,四肢痉挛呈现观星状则寄生在小脑,然后用小叩诊锤敲打两边颅骨疑似部位,如果出现低实音或浊音即为寄生部位,非寄生部位呈鼓音。用拇指按压,可摸到软化区。在软化区施行手术,先剪毛,用清水洗净,碘酊消毒,持刀在皮肤上作“V”字形切口,再将骨质开一个直径约2cm的小切口,用针头轻轻将脑膜划开,脑包虫即向外鼓出,即行摘除,然后进行缝合、消毒、包扎。 ,按每千克体重用吡喹酮40mg,1次/d,内服,连用3至5天d为1个疗程。五、诊治体会 ,定期对羊群用吡喹酮、灭绦灵、抗蠕敏等驱除体内

浅谈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及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