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教育.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教育 在全球化、知识时代、科技信息时代、经济增长、职业需求、教育质量提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各国空前重视。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学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桨”与“帆”。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发展的DNA,学校教育改革,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从学生角度而言,“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二、未来公民核心素养有哪些 我国发布的未来公民核心素养包括9项25条。 1、九项: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2、二十五条:  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生态意识、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尊重差异、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感悟鉴赏、创意表达、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热爱劳动、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由此可见,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学校不能只局限于指向特定目标、特定领域,相反,通用素养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健全发展的人”正在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知识、技能的关系(一)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1、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 2、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富有活力的学科教育是把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素质的主阵地。 3、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二)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而知识、技能是比较单一的。 2、“素养”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知识“、‘技能’更多地从结论、能力角度讲,素养则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矫正了过去“重知识、轻能

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n2202537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