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材料分析题(30分)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课堂讲课的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被称为“范跑跑”。有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保障所有学生安全逃生后再考虑个人安危;有人认为教师也是人,在危难关头选择逃生无可厚非。请结合实际分析范美忠的行为是否合理,并给出原因。尽管距离汶川大地震已有几年的时间,范美忠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但是“范跑跑事件”的标本意义却是不容质疑的。有人说:他的那种于危难之中弃学生于不顾,事后又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责任、辩解的言论,不仅是对中国教师职业的一种亵渎,更是与现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背离。而我个人认为,我们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待任何事情不能人云亦云,要全面、客观的去评价和审视某件事情或某个行为。从人性的角度:遇到危及自己生命的紧急情况,躲避危险是人性的本能。蚂蚁尚且有贪生的欲望,更何况人了。我们是否设身处地的想过,倘若我们处于范跑跑当时的那种境地,我们又会如何抉择呢?发生地震的时候,身处千里之外的我们正在上课,而我的同桌在感到巨大晃动之后,在老师没有下达紧急疏散的情况下,自己已经狂奔到楼下了。所以,就人性这个角度来说,范跑跑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过错,真正引起人们愤怒的是他为自己的行为所作出的那番言论。从法律与道德的角度:众所周知,法律是以“理”为主线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以“情’为主线的行为准则,它们共同构成调节社会和谐的音律,任何一方的缺失,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混乱。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在危急情况下只顾自己逃生而不顾及他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范跑跑的那种行为就可以得到认可。从道德层面上讲,他的这种行为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严重脱节的,而他尔后的言论更是为他的无耻行为增添了“色彩“。从为人师、为人子的角度:教师的工作是什么?古人云“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居于首位。所谓“道”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人品道德观念等等。作为一个北大出来的高文化素质的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就存在一定的偏差,那又怎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了。难道他那种不顾他人的安危保全自己生命的行为,就是他向他的学生传授的知识吗?在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说,所谓职业道德指的是适用于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的一些特殊的道德要求。而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不仅有教书育人,还有就是关爱学生,而在关爱学生中又有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虽然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你拥有独自逃生的权利,但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又承担着一定的角色,而范的角色就是教师。既然你有这个角色,就要履行教师的义务,保护学生安全也是你的分内之事。所以,甚至连组织一下学生逃跑都没有的他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尽到保护学生安全的义务。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范的行为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当他戴上教师这顶神圣的帽子后,他便不能再“为所欲为”了。所以,范跑跑的这种举动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践踏,而且更是对社会主义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一种挑战。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为人子,敬老、侍疾、善终是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基本义务。范跑跑的那句“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事后有人说“能在公众面前敢于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的人,实为诚实人。”而我却不敢苟同,如果这种行为被视为诚实表现的话,我认为那位朋友对诚实概念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试想,如果在相同的情况下,他的子女说出同样的话,那他会有什么感受了。范跑跑事件已过,无论是对他的赞扬也好,还是讽刺挖苦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留给我们的只是我们对他的客观的评价,以及我们对待此事件的反思。材料分析题(30分)李桂林、陆建芬是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市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的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结合材料分析你对教师生存现状及职业理想的理解。(15分)生存现状:,,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李桂林、陆建芬老师因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扎根悬崖小学18年;因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点燃了知识的火把;因为具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期末考试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