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前佛后佛以心印心.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佛后佛,以心印心前佛后佛,以心印心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佛祖相传,实无一法与人,只是发明本心。此心即是佛,离此心外,更无别佛。证此心者,当下顿超,同于前佛。前佛不前,后佛不后,佛佛道同,原本如是。达摩祖师云: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他无情物摄,无自由分。(《达磨大师血脉论》,《卍续藏》第63册,第2页中。)六祖大师云: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六祖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4页中。)黄檗祖师云: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48册,第380页上。)佛祖相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传的便是这一心。此心即是佛,不可心外更觅佛。自心不悟,向外寻觅,即是外道。永明寿禅师云:“自古佛祖,心心相授,并无一法与人,只教你执定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所知、所见、所闻、所觉、所悟,只剩这赤条条、光裸裸、一尘不染、一丝不挂的便大事了毕。”学人当发大愿,尽此一生,发明本心,度尽众生,究竟成佛。度众生者,亦非离心之外,别有众生可度,而是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众生,乃自家习气。自性众生,虚妄不实,故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诸佛祖师,一切知识,说东说西,种种方便,只为学人,悟得自心。心者,无相真心,亦名清净法身。以明镜而喻之,镜体无相,随缘现相。现赤现白,现青现黄。然而,镜体却非赤白青黄。“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复藏珠入袖,却抬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五灯会元》卷一,《卍续藏》第80册,第29页中。)迷人不识镜体,妄取镜中幻相,捕风捉影,徒劳无益。祖师云:“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镜中万相,皆是镜影。既是镜影,岂能捉到?赤白青黄,皆是镜影,然而,镜子却不是赤白青黄。若言镜子是青,那么,黄来青去之时,岂不是无了镜子?若是无了镜子,岂能更现赤黄?若言镜子是黄,那么,青来黄去之时,岂不是无了镜子?若是无了镜子,岂能更现青白?青黄空去来,镜子依旧在。迷人见青,认青为心。迷人见黄,认黄是心,今日流行的“心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即属此类颠倒妄想。心中之相,不能见相,青不见黄,黄不见青,一切万相,互不相见,唯有此个觉性灵光,方是见青见黄、显现万相的主人

前佛后佛以心印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angni990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