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受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准备二是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发展与未来幸福作准备。 只有把这“两个准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受教育。 人的成长一定需要分数之外的因素。 我们决不能忽视人成长过程中分数之外的因素:终生发展的潜力。学生没有终生发展的潜力,就是考得了高分,考入了好学校,也很难有大的作为。我们要明白,人的成才、成功,最后的胜出拼在能够终生受用的(因素)潜能上。能够影响孩子终生发展,分数很难表现,但最重要的潜能因素至少有四项: 一、是品格因素。我们要懂得,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人在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终生发展的作用非常大,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对孩子品格教育的忽视甚至放弃,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二、是能力因素。 中小学时期,是孩子们能力发展的最快时期,我们不能只顾了孩子的考试,一味的给孩子“吃快餐”,失去孩子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这是无法弥补的。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实验方法的掌握,再学习能力的形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用。 三、是适应社会的因素。孩子们在个人品格、学相同的情况下,能否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要明白,中小学时期同样是孩子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形成自己个性特长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鼓励孩子在读书学习之外,要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上海一所有名高中一名全优的学生报考美国耶鲁大学没被录取(比他差的录取了),问其原因,校长说,耶鲁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参加社会活动优秀经历、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四、是会生活的因素。我在台湾考察教育,看到一些学校的教育目标中就有“培养未来的生活家”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让孩子们在“死读书”的高压下,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具有会生活,能够幸福的生活的素养,应成为我们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今“应试”激烈竞争的背景下, 也许人们很难顾及上面所说的孩子这几项重要因素的培养,很难说不要“高分”,不要“乖孩子”,但是,我们要尽力去做。特别是我们教育者,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人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