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识字写字、阅读应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中对于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标》建议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语文课程还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其基点是把握语文材料的基本构成单位: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教学应采取的相应策略和方法,以期待识字写字、阅读更切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取得好的效果。(一)识字写字教学应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依据汉字造字规律对汉字进行教学。汉字是一个独立的表意文字体系,具有独特的造字方法。东汉许慎在分析汉字结构规律的基础上,把汉字造字法概括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实后两种是用字方法,前四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造字方法。汉字独特的造字方法告诉我们,识字写字教学只有引导学生了解汉字一般的造字方法,掌握识记汉字的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分析汉字的构件功能和形义理据,才能执简驭繁,触类旁通。造字法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理论,所以教师在根据六书的造字法引导学生识字的时候,应充分运用汉字结构特点进行形象的理解。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象形字就是画物象他的形状,以次形状表达他的含义。”教师可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如教“火、口、水、山、田”等字时可出示图片。指事字是象形字加象征性符号,或纯粹的指事符号。所以不象象形字那样有明确的表意,更大意义上需要猜想。所以更需调动学生的联想。如“旦”字,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天亮了。“休”字,一个人累了,于是就靠在树旁休息。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他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他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他的造字功能强。所以对会意字而言教师更应该把其抽象性用形象的语言表示出来。如“梦”字,“夕阳在林中落下了,一切进入了梦想。”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所以他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声成分。语言里的词是“声音意义”的结合体,选择一个同音或近音字做声旁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个新字来。形声字占的比率相当大,应帮助学生对形声字进行归纳。如先教学生“方”字,学生知道了音,再加上意义教“放、房、纺、芳……”。这样,学生知道音义同时对这些字也不宜发生混淆了。先哲根据某种意义和结构造出了汉字。从汉字本身结构去学习理解汉字,学生不再觉得汉字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主体,里面有各不相同的故事。这样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的过程。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二、成批的识读汉字。汉字教学往往孤立地进行,一个一个地教,一个一个地记,这样效果不会太好。其实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以简驭繁,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上面提到的“昭”,从“日”“召”声,“召”又从“口”“刀”,共得三个基础构件"如果先让学生学会“日”“口”“刀”这三个基础字,然后按构字原理循序渐进地联系相关字形进行教学,就会引出一系列的互有联系的字形。如以
识字写字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