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凝土拌和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凝土拌和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电站位于水洛河中游其拉村的峡谷段,系水洛河干流水电规划梯级开发电站之一,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接钻根水电站,其下游为新藏水电站库区。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7249km2,多年平均流量为107m3/s。固滴水电站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2311m,最大坝高31m,电站装机容量138MW,•h,水库总库容104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91万m3,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下游生态环境用水。本标段工程混凝土总量约为:57657m3,混凝土最大级配为三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80mm。根据拟定的混凝土浇筑计划,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为:4700m3。根据招投标文件要求:引水隧洞Ⅱ标土建工程拌和系统布置在3#施工支洞洞口处,考虑场地不足,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在3#渣场对面右岸梯级公路旁布置一座JS1000A型双卧搅搅拌机。混凝土拌和系统所需成品骨料从本标砂石系统的成品料场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混凝土拌和系统料成品储料仓。各级成品骨料采用ZL50型装载机运送至搅拌站配料机各料仓。配料机各仓骨料经称量后进入拌和机。系统布置的生产设施有:搅拌站、成品储料仓、水泥罐、粉煤灰罐、外加剂仓库及制备车间、办公值班室、检修及工具间、配电室等。本标段工程混凝土总量约为:57657m3,混凝土最大级配为二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80mm。根据拟定的混凝土浇筑计划,混凝土浇筑月强度平均为3515m3,高峰期月浇筑强度为:4700m3。:1、由于强度集中,需要拌和能力有较大的富余;2、在进行粉料及骨料运输的设计时需要放大输送能力,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并采取自动化的控制手段。3、充分结合地形进行布置,减少开挖工程量。,本系统设置成品储料堆场。系统生产时,所需骨料从成品储料堆场利用装载机上料至配料机。搅拌站布置一座JS1000A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成品混凝土主要采用搅拌罐车运输入仓。发包人提供的散装水泥通过气力输送直接入储料罐,然后经螺旋机输送至搅拌站。系统布置外加剂仓库及制备车间,储存并配置外加剂、化工泵输送至搅拌站外加剂储罐。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见附图:BHZ-02《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混凝土高峰时段月平均浇筑强度按照3515m3/月进行配置。按照工程常态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核算搅拌站所需能力为:3515m3/月÷25(月施工天数)÷14(每天生产时数)×(生产不均衡系数)≈。根据以上计算并考虑到混凝土品种、级配数量多,浇筑部位变换快等特点,投标人配置一座JS1000A双卧轴式搅拌机,其铭牌生产能力为:常温常态砼48~60m3/h,可满足要求。搅拌站具体性能参数见图表2-1。混凝土进料、拌和、出料均由微机控制。图表2-1JS1000A双卧轴式搅拌站性能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率m3/h48~60常态混凝土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率m3/h48~××-××-,气力输送卸至系统水泥罐。散装粉煤灰通过散装粉料罐车运至工地,气力输送卸至系统粉煤灰罐。根据月高峰强度,系统高峰月日平均水泥用量32t/d(按照平均200kg/m3用量考虑),粉煤灰日平均用量10t/d(按照平均60kg/m3用量考虑)。要求储量按照高峰生产7天用量计算分别为:水泥≥224t,粉煤灰≥70t。因此,水泥罐采用3座100t罐,储量达300≥224t。粉煤灰罐采用1座100t罐储存,储料达100t≥70t。可满足浇筑强度要求。胶凝材料均采用φ219螺旋机输送入搅拌机。水泥罐贮仓锥体部分设置环形风路破拱装置,并设有倒料装置,可定期倒仓。、外加剂搅拌桶等组成。布置2个2m3的钢制外加剂搅拌桶,供减水剂和引气剂的配制、储存和使用。外加剂经电动搅拌机充分搅拌后分别采用化工泵送到搅拌站储罐。

混凝土拌和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nt86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