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城市设计 1目标理念 :打造创新服务平台目标二:营造交流共享空间目标三::TOD导向开发理念二:综合体建设模式理念三:依山就势布局理念四: 目标一:打造创新服务平台科研成果的孵化与转化、高端人才与高端产业的汇聚是科技城的主体功能。青山湖科技城的规划建设应以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为目标,为吸引高端人才与高端产业的入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服务条件。依靠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通过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的推动,促进科技城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方面取得更大发展。创新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其目的是要强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资源品质、降低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成本,是科技城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规划通过打造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和构建完整的创新软环境推动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1)打造完整的创新产业链依托研发-转化-制造等环节构成的产业联动体系,突出研发的主体功能,中小型研发公司的培育与成长是科技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体现科技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同时,借助市场力量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实现创新知识由研发机构-研发公司-商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到新商品的转化,突出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价值,强化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加快新技术的产品中试与市场化推广进程,获取经济和社会等的综合效益。(2)建构完整的创新软环境围绕创新产业链,为科研机构提供从研究孵化到成果转化、产品中试等的全过程服务。配套建设交流共享、中介服务等功能,突出知识产权管理、学术交流、会议展览和综合管理等服务功能,使科技城的科研孵化、管理服务与交流展示等功能更为完备。同时,要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一站式的行政服务,提高行政办公效率,打造科技城创新服务品牌。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ConceptualPlanningforQingshanLak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City157目标二:营造交流共享空间(1)便捷的交流网络是创新空间的基本需求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的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技术在全球以极低的成本在瞬间传输大量复杂的信息,生产中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创新需要信息,具有对信息的敏感性,复杂的交互作用是创新过程最重要的特征,创新交互的效率完全取决于创新交互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联(Linkage)的畅通与否。因此,交流对于创新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青山湖科技城内创新人才集聚,是高技术中心的终端使用者和服务对象。因此构建便于交流的创新空间,是科技城创新城市空间实现的重要途径。(2)城市功能多样性适宜创新交流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对城市服务、文化等需求提出多样化的需求。创新有赖于城市氛围,创新需要包容,只有功能复合才具有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多样化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创新环境营造的重要方法。因此,理想的科技城不是单一的办公、生产空间,而是集居住、生活、交流、休憩、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社区。酒店,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同时可能是商业中心和旅游胜地;博物馆和画廊可能是创意文化中心和休闲中心,功能的复合多样,是促进交流和创新的重要途径。(3)塑造连续多样的休闲空间科技城需要通过线性空间加强绿地和开敞空间的连续性,保证居民更为便捷地通达各类绿地和开敞空间并享受多功能的休闲活动,从而提高城市宜居性,创造多样的非正式交流空间。结合科技城内水系丰富的景观要素,在河流两旁留出连续绿带,形成开放空间;结合花园林荫道、楔型绿地等其他线性空间建设,内设游憩性步行道路,连接破碎的自然空间、重组自然生态系统;绿道局部加大面积建设成为小游园,成为绿道景观节点,力图恢复久已失去的街道亲切感和河边生活,加强人与人的交往;绿道串连科技城不同功能区、街头公园、组团公园和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并延续至两侧山绿荫深处。连续的绿道和其串连的开放空间,使每个组团都与公园绿地相邻,社区各处都可分享自然与人的交流,形成优越的均好性。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158 ConceptualPlanningforQingshanLak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City目标三:建设宜居宜业场所宜居是一个城市汇集资源、要素和人才的软实力。对于知识生产和技术提升为核心的科技城而言,科学产业和高端服务人才是发展必备条件,而宜居的城市环境和就业生活空间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软件和载体。因此,只有打造宜居城市环境、补充多元的国际性居住功能、提供高品质服务设施和休闲空间,才能提升科技城整体品味和吸引力的核心要素,更好地引进科学产业和吸引国际
[杭州]某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