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陶行知(--),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行知诗歌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1946年他在反内战、争民主斗争中积劳成疾不幸逝世时毛泽东对他的赞誉,宋庆龄则为他题辞“万世师表”。从康熙皇帝为孔庙大成殿题写匾额“万世师表”开始,这个称号一直是只用于孔子的。郭沫若则明确把他和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但在学陶师陶的活动中也受益匪浅,下面就我的情况来谈谈我的三点。一、因材施教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思想。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在施教中,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孔于主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而且更要使学生乐于追求知识。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可以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我在教学中,从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考到90分什么的,但要求每个学生的态度要比较端正。我不止一次地对学生说过:“不过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努力,是永远不会迟的,也就会是个好学生。”我还对他们说过:“每个人的智力是不一样的,有特别聪明的,也有特别笨的,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人智力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后天的努力很重要。我们既要和别人比

小学教师学陶师陶三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