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一)(一)自闭症家庭教育 自闭症患儿由于其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差,很难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这就会使她们产生心理结构异常,产生自闭症患儿所特有的心理障碍。就像盲人、聋人、肢体残障者会由于她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压力一样,自闭症患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由于她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上的发育偏差和异常。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与她人的交往当中表现出愈来愈退缩的结果,比如玩弄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依恋某件物品或某项单一的活动;在必须与人对话时将目光移开或跑开;莫名其妙的哭闹或笑;伤害自己的身体或攻击她人等等。 自闭症并非精神病,而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在以靳三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家庭持续的教育和训练,对自闭症的康复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20多年来使用靳三针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康复和家庭教育,提高患儿各方面的技能,促进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患儿获得自理能力、社会技能及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其整体适应能力,让患儿过上正常的生活。家庭教育和训练的成效如何,与患儿病情的轻重、家人的教育和训练能力、方法的正确与否有关,急于求成或轻易放弃都是不利于自闭症患儿康复的。自闭症儿童在治疗教育前,必须到公立的大医院进行各种全面的医学、心理检查和评估,尽早确诊。(1)使患儿适应环境。(2)促进患儿正常行为的发育(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3)促进患儿语言交流的能力。(4)纠正刻板动作等异常行为。(5)消除脾气怪异、固执、不合群、多动等症状。 教育的重点是发掘患儿的潜能,使其缺陷得以康复。例如,患儿在语言方面存在缺陷,可经过对话、文字、符号等手段来加强其语言能力。我们也要看到自闭症患儿并不是每一项技能都差或说她们一无是处,其实她们有些能力是健全的,个别能力甚至是超群的,因此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从自闭症的整体表现来看,教育的重点应是社交能力和言语功能。可是,如果存在对自身安全有威胁的症状时,如自伤、不避危险等,这些症状就要优先重点纠正。(1)特殊教育:如日本的“日常生活疗法”、Kaufman的“选择方法”、Lovaas的“强化早期教育项目”等等,其主要方法即是特殊教育,目的是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工作技能及日常生活技能等正常生活的技能。此法的重点是言语和沟通,其次是日常生活自理技能和职业技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目标、组织、系统地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和程序,使其有助于适应学习,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效果。(2)行为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有研究表明,自闭症患儿能够学会一些技能。本法强调的是强化患者的适应性行为,降低不适应行为。例如,选择适当的行为(如社交行为)出现后给予奖励。对于某些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给予一定的短期惩罚。在教育时要注意,患儿在一种环境下学会的技能,到另外的新环境中又不能很好地发挥,这是疾病本身的缺陷所致。因此要鼓励和安排在不同的环境中行为的转化,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行训练教育。(1)要建立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气氛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容易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家庭配合,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患自闭症时,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此时要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