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跨越式跳高学校:上肖初中姓名:李小菊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时)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胆量,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跳跃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中小学跳高技术中比较简单和最常见、最常见的技术,它是学习其它优越技术的基础,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技术环节构成。我准备用4个课时来达到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教学,该次课是新授课的第一课时,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从助跑、起跳到过杆剪绞的技术结合上。考虑到本课对学习技术要领的时间分配得比较多,因此在课中安排有强化下肢力量的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三、学情分析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练习的能力都很强,善于思考问题。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后,能够带着问题去探讨、去体验,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自主练习,自主探讨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多思考,多问、多学,体现出她们这个阶段的特点。本课用方形队列组织教学,能够使教师讲解、示范的情况,以及各组学练的情况等,都能够兼顾到,教学互动也很方便。简单的器材设施布置上,更贴近了常态课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技术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的紧密衔接动作。3、情感目标:学生乐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对于同伴的表现给予鼓励。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起跳及起跳后过杆动作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紧密衔接。很多同学在初学时,仅能做到积极助跑和起跳,却兼顾不了腾空过杆做剪绞动作时的充分收腹举腿,上体前倾的动作。 教法与学法和手段针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法、分解法、:观察法、模拟练习法、讨论法因为学生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强,因此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的一个教学手段。七、教学流程1、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及准备活动2、引导性辅助热身运动2、基本部分:1、讲解示范、分解教学2、分组练习3、下肢力量练习及游戏3、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八、预计效果与负荷预计80%以上的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第一课时的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最高心率可达到140~160次\分,密度约35%,中等强度。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体操垫4床,:八年级1班人数:40人任课教师:李小菊指导老师:课题: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内容: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技术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的紧密衔接动作。3、情感目标:学生乐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并能对于同伴的表现给予鼓励。教学重、难点重点:起跳及起跳后过杆动作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紧密衔接。:1、集合队伍、清点人数、检查着装。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及目标,强调安全。4、安排见习生。组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集合队形)要求:快、静、齐。运动服、运动鞋。5′分准备活动:1、热身跑:教师带领学生围绕篮球场半场慢跑2圈,听到立定口令时,原地站立,队列成方形。转身面向老师。2.
跨越式跳高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