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会我的“四个一”转眼间,我担任高2014届(20)班的班主任已经有一个学年的时间了。从最初战战兢兢地上任,到现在能够较为稳妥的处理班级各项事务,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成长过程。说实话,当我去年七月份在新教师培训中得知要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我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的这份信任与锻炼,然而另一方面,我更多的是焦虑:刚上任的我,能否同时做好新课教学和各项班级事务的管理?同样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我是否能够快速做到角色转换?我,真的可以吗?一学年实实在在的班主任工作已经对我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其实无论何时,困难总是存在着的,唯有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想办法克服,我才能够说出“我可以”。班主任的工作教会了我很多,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对我来说都是经验的积累,都是一笔财富。接下来要谈的“四个一”便是我得益最深的几点。l一选一队好帮手班干部的选择着实是一门学问。第一学期开学初的班干部我是让学生毛遂自荐的,之前没有做过任何摸底调查。起初我的想法很简单:哪位同学愿意担任什么职务,只要她有这份为班级服务的心,就已经足够了。然而,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并不完全是这个道理:班干部除了“有心”,更需要“有力”。首先,有些同学自荐当班干部是“三分钟热度”,在开学初想要好好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渐渐失去了这份新鲜感,位同学服务的热情也就渐渐消退了,于是他们有的就开始互相推诿,工作也变得不积极;其次,有些同学的性格腼腆,不是特别适合做需要具有强号召力的工作,例如班里有一个孩子负责班级板报的宣传,它是特别有绘画方面的天赋,然而性格非常内向,有时召集不到小组成员后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工作,非常辛苦。我经常给他建议说,板报小组长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你可以召集更多的组员,给他们分工,大家协作效率会更高。然而由于性格原因,这位同学还是没有很好的召集更多的人参加他的板报小组,虽然任劳任怨,但是作为班主任,应该培养的是一个具有请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来引领每一位同学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而不能总是依赖于个别的几个同学做所有的事情。于是,在第一个学期中,我特别注意了什么样的学生真正适合当班干部,有的学生其实很有能力,只不过他们有的过于谦逊而不会表现出来,这时候,班主任就特别需要一双“慧眼”。关于劳动委员。开学初的劳动委员是两位男生自己上台报名的,他们就属于“三分钟热度”的类型,开始还能坚守岗位,到了后半学期,还没打扫卫生,自己就先溜走了。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太管不住自己,虽然我对他们进行了几次批评教育,但是只有短暂的效果。而且,两个男生担任劳动委员,做事不是特别细致,检查卫生的时候得过且过,所以班级的卫生时常需要我亲自监管。这样不是办法,于是我就在每一次的大扫除中物色更能胜任这一职务的人选。有一次,班级轮到一个小组的六名学生来大扫除,其中苟丽珺同学是这个组的组长。大扫除之前,她先将每个成员详细分工,把每个人的职责和检查标准安排到位;又由于版内垃圾多,以往大扫除都需要学生拎着小垃圾桶倒好几趟垃圾,而她直接指导两名男生从厕所搬来了大垃圾桶,把垃圾一次性全部倒光。大扫除结束后,她认真的把每个包干区都检查了一遍,不干净的直接让组员重新打扫。这几个细节我都看在眼里,下来之后我找到了苟丽珺同学谈话,才得知这名同学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一直都担任班里的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所以对这一切驾轻就熟。我感到很惊讶,问
班主任教会我的“四个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