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和安全措施*一、防雷技术二、防静电技术三、防爆防火技术四、电气安全措施*一、防雷雷电的产生与雷电的放电防雷措施适用规范*雷电的产生与雷电的放电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一般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积雨云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闪电的形状最常见的是枝状,此外还有球状、片状、带状。闪电的形式有云天闪电、云间闪电、云地闪电。云间闪电时云间的摩擦就形成了雷声。在气象学中,常用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地面落雷密度,来表征某个地方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我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15天)、中雷区(15-40天)、多雷区(41-90天)、强雷区(>90天)。我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雷电危害按雷电形式可分成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1、直击雷破坏2、感应雷破坏A、静电感应雷:B、电磁感应雷3、雷电波引入的破坏:*雷电危害按雷电出现的物理效应可分成电性质破坏、热性质破坏和机械性质破坏1、电性质破坏:2、热性质破坏:3、机械性质破坏:*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雷灾出现的特点与以往有极大的不同,可以概括为:(1)受灾面大大扩大,从电力、建筑这两个传统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点是与高新技术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国防、邮电通信、计算机、电子工业、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2)从二维空间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的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防雷措施防雷装置:▲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避雷器等。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反击)避雷针:保护范围确定*h/2hhahxr=—地面保护半径mh—避雷针高度mP—高度影响系数;h≤30m取1,30~/√h,>120取h=120mrx=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hx=被保护物高度m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mrx避雷器分为阀型、管型和氧化锌避雷器接在被保护设备引入端,上端接带电部分、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内部间隙保持绝缘,过电压时间隙放电接地,截断冲击波,使引入被保护设备的电压为避雷器“残压”,雷电过后,避雷器恢复绝缘状态。*被保护设备过电压避雷器接地线路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和安全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