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专业、班级:15阳江电大汉语言文学层次、形式:专升本函授姓名:黎丽锦学号:**********指导教师:教学点:阳江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制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文摘要鲁迅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弃医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他要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小说,着重于反映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具有悲剧的美学意义。他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知识分子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映,热情的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到来。关键词:小说   知识分子    封建思想 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是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一心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文人;二是灵魂完全腐朽的文人人渣,封建制度的追随者;三是具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封建制度的反叛者。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大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者和殉葬者。科举制度产生了极少数的权势者,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像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生白首穷径,百无一能,穷愁潦倒、沦落下层。而更可悲的是,他们一生受其害而不觉悟。他们从来也意识不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而却对其做盲目维护,在不自觉中被它们吃掉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孔乙己在最潦倒时还摆着读书人的臭架子,满口之乎着也!更令人可笑的是他很热情地去考酒店的伙计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并富有耐心地讲解茴字的四种写法。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长衫,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孔乙己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大折腿的惨境。孔乙己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也表现在短衣帮对他的嘲讽,但是最能表现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白光》中的陈士成一生迷恋仕途,一心想考秀才当大官,从个几岁的孩童考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翁,参加“初试”十六回,到头来却连个秀才都没捞到。但他仍未有丁点儿的醒悟,更不能正视现实,而却糊里湖涂地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自我陶醉于梦幻毕竟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反而更使自己陷入疯狂的状态,最终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这类形象的生动描写首先表明,几千年吃人的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对下层旧知识分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224 KB
  • 时间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