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央视大型纪录片 华尔街 解说词6.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集片名:拯救危机【主题】本集历数华尔街200多年历史过程中的股市灾难,同时关照世界重大金融危机,寻找危机发生的规律,以及政府的拯救措施,在今天金融危机再次上演的时候以史为鉴。【序】在3的世界金融史中,资本造就了无数次繁荣,而繁荣往往以危机收场。没有人希望它再次发生,但人类至今还没有想出远离它的办法。痛苦与失落,在这条街道重复上演。【正文】【时代广场】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第七大道,有一座32层的大厦,这座现代风格的建筑位于帝国大厦之间,它曾经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总部,曾经在以每平方英尺650美元的价格创下了曼哈顿的最高房价,也曾经是**员工每天出入的地方。现在,它已经被摘去了雷曼的牌子,玻璃幕墙每隔**被洗刷一新,碰上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它能够反射出纽约的蓝天和周围如它一样的摩天大楼。大门上方的显示屏从没有停止传递最新的信息和资讯,而这些人,拿着接管这栋大厦的巴克莱银行的**色门卡,出入于此。虽然对于她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在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纷纷裁员的时候,依然能够保留华尔街人的身份,已经算是幸运,可是经历的金融危机并没有那么快从心里消逝。采访:华尔街员工不只是把雷曼的绿色门卡更换成巴克莱的门卡那么轻描淡写,不但仅是换了一份工作,失业然后重新就业……(心理影响),在纽约曾出现大量办公楼闲置的局面,主要源于许多金融机构的倒闭或裁员,银行、,占整个华尔街金融人员的*%。沃伦巴菲特把它形容是经济的“珍珠港事件”,但这不是好莱坞电影里的镜头,而是发生在华尔街的活生生的现实。美国公共传媒电台财经主持苔丝维格兰自述:周一早上,我的第一杯咖啡伴着雷曼兄弟破产的新闻一起下肚;第二杯咖啡还没开始,美国银行已经买了美林证券;等我喝到本周第十杯咖啡的时候,AIG(美国国际集团)已经收归国有,华尔街面目全非。于是晕头转向的我不得不开始担心自己5年后的退休金账户,真是天翻地覆的一周……在那个星期,当纽约人在家里喝第N杯咖啡的时候,她们周遭的世界已经大不相同。接连倒下的华尔街大银行可能并没有导致她们失业,但在心理上,这些处在风暴中心地带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被隐形的灾难击中了。历来对自己历史不敢兴趣的华尔街,开始呈现出它的另一面。采访: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1999年,我写过一本《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一次次“地震”,从1995年墨西哥的“龙舌兰风暴”到1997年泰铢的大幅贬值,以及随后蔓延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风暴。之后,人们又一次开始关注它,因为危机又回来了。人们试图从过去的危机中找到规律,既希望这一次没有以往那么糟糕,又希望在危机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途径。有人开始把历史和今天对号入座,从股票指数的起伏,到政府大刀阔斧或小心谨慎的救市决策;从危机前埋伏的每一个微小细节,到经济学家预测的经济走向。。。历史的规律性可能能够给现实提供合理解释和判断依据,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光倒退到次贷危机爆发前,华尔街大牛市一路被看好的时候,没有太多人会去联想到过去的每一次股市跌落,有关危机的畅销书,也不会被大多数人关注。【华尔街】这就是华尔街,一条经历了大大小小**次危机的街道,喜与悲交织的一条街。纽交所,摩根大楼,联邦储备银行,三一教堂,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及那些曾经出入于此的大人物和无名小

央视大型纪录片 华尔街 解说词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0-03-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