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
中国医学的世界第一
世界法医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名著,是宋代宋慈写的《洗冤录集》。
世界上第一个应用免疫疗法治病的是晋代科学家葛洪。
世界上第一部针灸专著是魏晋间名医皇甫谧写的《甲乙经》。
世界骨科医学界第一位创造“小夹板医疗法”的是尚天裕。年周恩
来建议命名的为“小夹板”。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脊柱移植手术,是年上海伤骨科研究所和瑞金
医院伤骨科共同进行的。
世界上发明和使用麻醉剂最早的是东汉时代的医学家华佗,比西方早
年。
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的“奠基人”和“断肢再植之父”的是上海
骨科医生陈中伟。
祖国中医方书、药书两最
我国最完备的古医方书,是明初朱棣、膝硕等编著的《普济方》,共
卷。它是编者广泛搜集明朝以前历代各家方书、民间验方、单方,分门别类
汇编而成。内容分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妇、儿、针灸等科,对
每种病症均有论有方。全书分论, 尖, 法, 图, 方,
约万字,为我国收方最多的方书,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我国现存最大的中草药书,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共
卷。作者继承家学,遍访名医宿儒,长期上山采药,研究药物,临床实践,
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多种,历时年,三易其稿乃编撰成书。
共收载药物种,附方万多个,药物图多幅。书中对每种药物都
以“释名”确定名称:用“集解”叙述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用“辨
疑”、“正误”考订药物品种的真伪和订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以“修治”
说明炮炙方法;以“主治”、“气味”等分析药物的性味和功用;系统地总
结了世纪以前我国丰富的药物经验。《本草纲目》在国外有多种文字译本,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祖国医药学之最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是《五十二病方》。撰人未详,据考证,约
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是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之一。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非一人所作,因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影响很深,故人们将著者托名为
“神农”。
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是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
涓子鬼遗方》。约成书于公元年,因托名“黄父鬼”所遗而得名。
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是《颅囟经》。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
传(一作东汉卫汛撰)。原书已佚,今存者为清代《四库全书》辑佚本。
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推拿专著是《小儿推拿秘旨》。明代龚云林撰。
姚国祯补辑。刊于年。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话专书是明代黄承昊撰写,于年初刊的《折肱
漫录》。
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学专著是唐代昝殷撰于年的《经效产宝》。
实书篇, 方,今存本共篇, 方。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脉经》。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
十一世纪时,传入欧洲和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名医维森所著《医典》中的切
脉部分,引用了《脉经》里的不少内容。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丛书是元代社思敬所辑的《济生拔粹》。刊于
年,此书摘要辑录了金元时期种医学著作。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是《洗冤集录》,为宋代宋慈撰,刊于
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比意大利法医学家菲德里的法医
著作,还要早多年。书中很多法医检验方法,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也是
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的。
译有英、法、俄、日、德等多种外文本。为世界法医学的发展,作出了
很大贡献。
我国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代苏敬等撰于年的《新修本
草》。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全书卷,共收药种。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保存了一些古本草著作的原文,
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医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医学校是唐代“太医署”。
公元年建立于京都长安(陕西西安)。它是一座国家举办的正式医科学
校,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人员组成。比意大利于九世纪成立的
撒勒诺医学校,还早二百余年。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公元年问世的《针灸甲乙经》。系
皇甫谧所编著。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的
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最早的医学模型是创于宋代()的针灸铜人。它是由著名针
灸学家王推一主持设计制造的。针灸铜人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腹腔
有脏器,中空。可供考试之用。考试前于铜人体外涂蜡,体内注入水银,应
试者据主考官提出的穴名取穴进针。如刺中穴位则有水银流出。
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断学专著是《察病指南》,宋代施发撰于淳祐年间
( 年),内容以脉诊为主。
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敖氏伤寒金
【课外读物类】中小学生新视野百科知识丛书医学新视野百科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