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教育的几点措施靖边一小张兴艳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总的来看,我国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未成年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造成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渺茫,常常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部分学生日常行为极不规范等等。面对这种种情况,德育教育面临许多的困难,学校、家庭、自我,应该怎样做呢? 一、学校方面(一)、转变观念 建立机制学校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引导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对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各种督导和考核机制。(二)、加强教育 规范管理学校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主渠道。当前,要抓好下面几个方面的教育:1、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2、是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致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培养和教育他们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规范和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德。3、是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设法制课,聘请优秀政法干警为法律顾问、法制宣传员,对学生进行法律、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办好心理健康专栏,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解除不健康心理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4、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人的个性发展必须反映社会的需要,但人的个性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以必须提倡“我为人人”的崇高风尚。在加强各方面教育的同时,学校要根据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载体,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从自身、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在潜意识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三)、环境熏陶 实践感悟实践感悟是打开少年心灵、培养优良品质的钥匙。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踏青、野营等户外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提供各种的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参与“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成长”的手牵手活动,学习好的
张兴艳的德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