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程措施的管理及落实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煤矿三大规程之一,是工作面施工的法规,是技术管理的一项极重要的基础工作,作业规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身心健康。一、规程措施的特征1、可行性:所有的规程措施是指导生产和现场施工操作的,它的首要条件就是可行性,只有可行才能进行施工和操作。2、正确性(准确性):规程措施是指导现场生产和安全的,必须是正确无误的,它的失误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职工的人身安全。3、完整性:规程措施特别是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涉及范围广,专业多,虽然有一定的编制范围和标准,但随着现场地质条件变化和生产工艺或使用设备的更改,需要及时补充,保证其指导生产和安全的完整性。4、超前性:作业规程是指导安全和生产的,是在具体施工之前编制产生,对生产具有预见性,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具有超前意识,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指导职工的具体操作。5、先进性: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程,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作业规程应根据设计和技术要求适应现场需要,保持其先进的技术特征。6、经济性:生产就要追求最大效益,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大产出,作业规程应明确规定指导生产的各种消耗和产出。7、规范性:作业规程是工作面施工的法规,其用词、符号、单位、编制内容和顺序都应达到规定要求,统一标准。二、审批规程措施的依据1、规程措施的审批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指示、指令、《煤矿安全规程》、《工种操作规程》;《煤炭技术政策》、《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集团公司和矿有关技术文件。2、审批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具备的资料经过审批的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经过矿总工程师审批的该分阶段的地质说明书,回采作业规程还须有进风巷和回风巷的煤层素描图。各有关工种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有关的管理制度,如工作面交接班制、工种质量验收制、巷道维护修理制、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瓦斯煤尘管理制、爆破和瓦斯制检查制、通风安全监测仪表使用维护制等。邻近采区或工作面同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三、规程措施的管理1、规程措施中常出现的问题作业规程编制期间,正是上一工作面临近结束,规程措施多,技术人员工作量大,编制时间紧,涉及精力大,编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在①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造成审批、印刷、贯彻等一系列的工作紧张;②编制后检查不细致,错别字、漏字现象在编制过程中时有发生,关键词句出现漏洞或错误;③图文不一致;④现场情况发生变化后,补充措施不及时,措施跟不上现场变化;⑤贯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2、作业规程的审批作业规程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由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编写,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由总工程师(或授权的副总工程师)组织各有关部门集体审批,依次签字方可生效。3、规程措施的发放执行本矿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严格落实文件发放制度,审批以后的规程措施必须按照发放程序执行,工作面结束后,规程措施作废由施工单位提交文件作废申请单。4、审批作业规程的几点体会全面审查:生产科对编制好以后的作业规程从文字、语言、组织顺序到符号、单位及文件代号等进行详细审查,各项必须规范准确。前后对照:作业规程中多次出现的词句和数据必须前后一致,图文一致,如地质储量,日产量,出现频度高,必须保证前后一致;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避灾路线图与文字方面要相符。突出重点:各工作面地质条
抓好规程措施审批和贯彻落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