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历史材料解析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较全面: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又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掌握。从近年看,历史材料解析题一直占有约26%的高考分值,这一部分得分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成绩。一、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1、能够很好的阅读理解材料2、能比较完整的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3、能够快速的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4、能够明确的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二、分析设问与整体把握材料分析设问,借助设问的限定揣摩材料的意思和答题方向,减轻阅读的难度,整体把握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设问的模式(1)“根据材料X,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X分)(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等)…(X分)(3)“综合x材料……谈认识(或者启示等)(X分)整体把握材料:(1)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抓住中心问题。(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寻找切题角度。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选取材料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文字理解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数据变化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隐含信息混合型设问结构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抓住层次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联系书本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正确观点(一)文字型材料解析理解文字(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人物、派别、国家、事件等)(1)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2)注意提示性文字(在材料的开头和在材料末尾)明确(3)抓住关键句、词、字。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借助标点符号及关键词划分层次。借助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句号)及关键性的连词(“因为”“但是”等)划分层次。(4)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各种方式的隐含时间信息)材料题中时间信息散见于材料的各个角落,或于材料文字间明确提示,或隐于表述时间及材料出处。(5)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重要的标点符号:书名号、冒号和引号、分号、省略号等)(重要的词语:因为但是所以而且等等)解答:结合设问,理解材料分析层次,寻找信息联系书本,判断分析提炼观点,转换词语材料为主,结合书本例1、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材料三1946年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票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推动优点。(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2分)(2)材料二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总统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呢?(4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2分)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4分)(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人物及其阶级立场、事件、观点。结合书本相关事件的表述解答,关键找出文中每个人观点的真实含义)(1)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2分)②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分)(2)①罗斯福被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②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4分)(3)①干预: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提供信息和政策,知道经济发展(2分)②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矛盾。(2分)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二)数据型材料解析数据图表(1)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每个图表的上方都有一个下列是关于。。。的表格或者曲线。还应注意图表中要说明的项目(国家,时间,行业等等项目的含义)(2)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解答:将图表数据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分析数据所反映的背后信息,对比不同数据所代表的不同对象结合时期或者国家等,回归课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