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西方哲学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20012(二)课程英文名称:The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三)开课对象:(四)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大学文理基础课人文类或文史政等专业的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介绍,展示西方重要思想家的重要哲学思想,揭示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和一般规律。(五)教学目的:通过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大致线索,理解重要哲学家的重要哲学思想,拓宽理论视野,增强思辨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六)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哲学的教学。讲授中,应当侧重于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揭示。注重启发和哲学理论深度的挖掘。课前及课后,应当及时布置有关哲学原著的阅读。(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学时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40%(书面作业、原著阅读情况检查和上课出勤情况的检查各占一半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60%。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著作和重要哲学思想。1、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和哲学起源发展的关系。教学内容讲授实践/实验合计古希腊罗马哲学1010基都教哲学33文艺复兴哲学33近代英国哲学66欧洲大陆哲学44法国启蒙哲学55德国古典哲学55合计36362、使学生掌握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内涵。3、了解古代西方各主要哲学流派和主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4、准确理解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一、伊奥尼亚学派二、南意大利学派第二节中期希腊哲学一、智者和原子论先驱二、原子论三、理念论的起源和发展四、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及对哲学历史的批判总结第三节晚期希腊哲学一、晚期苏格拉底学派二、晚期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哲学第四节古代罗马哲学考核要求:1、“始基”“四因”“存在”与“非存在”“四根”“形而上学”2、“水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美在和谐”“飞矢不动”“认识你自己”“学习就是回忆”“实体是不表述主体并存在于主体之外的”“美德即是中道”“幸福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精神的无纷扰”3、,“原子论”“伊壁鸠鲁主义”对伦理学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第二章基督教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督教和基督教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大致线索,理解经院哲学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实质,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质。1、使学生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教义。2、使学生初步理解哲学和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