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孩子自恋也是一种成长,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孩子自恋是天生的 需要被认同一般来说,孩子在童年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自恋,别人的认同和赞许。这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培养。但若父母一成不变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永远正确,或毫无选择地竭力满足孩子的所有任性的要求的话,那他们就是在制造一个自恋者。自恋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因而也无法区别“自我”与“他人”。在他们看来,饿了,马上就有得吃;冷了、热了,马上就有人照顾;拉臭臭了,马上就会帮换尿布……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大家都会围着自己转,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自恋”的萌芽。到了1岁左右,他们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逐渐可以区分“我的”、“你的”、“他的”。此时,如果妈妈和家人的关注和爱一如既往地持续,那么,孩子自己也会在内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接纳的”、“我很不错”。这就是孩子“自恋”形成的基础。再长大一点儿,孩子的主客体分离更趋完善,开始产生强烈的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与此同时,他的能力也增长到足以自主地进行许多活动的阶段了。此时,他对自己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尝试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个。这些信念对2-3岁的孩子而言是非常真实的,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含着无畏的精神、勇于探索和尝试的能量,应该被鼓励。孩子自恋是在成长自恋,是生命初期重要的心理过程,也是个体心理能量的基础。如果孩子可以顺利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那么,对他今后自信心、安全感、勇气、责任感等发展会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反之,若是这种“自恋”没有获得满足,甚至被扼杀,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所接受,内心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有问题”,而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这种内化了的自我轻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让他很难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不过,如果说3岁以前,孩子的需要应该被尽可能的满足,那3岁以后,就还得注意区分其需要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所以,对于孩子自恋的处理也是如此。因为这时的他与早期的“自恋”不同:在1-3岁时,他有一种“全能感”,是很真诚地相信,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就是无所不能的。因此,对于孩子的“自恋”,应当允许存在,并给予适度满足;可是对大孩子的“自我中心”,就应该加以适度引导,不能再纵容了。否则,你真的就是在制造一个自恋者。如何对待孩子的自恋? 其实,像妮妮这样天生喜欢打扮自己,这也很自然,就像很多小男孩天生就喜欢玩汽车一样。她觉得自己很好看,完全可以适度地肯定她,不需要刻意地去抑制这种倾向。当然,也不要太过分去关注或鼓励她,反而让她觉得可以将自己的好看作为资本,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喜爱或其他别的东西。在平日里,父母可以适度地肯定妮妮。当她问:“我漂亮吗?”的时候,可以就简单单地对她说:“嗯,你很漂亮。”还可以作一点儿客观的评价。但是注意不要夸大,也不要用夸张的语气。这样顺其自然地发展就可以了。面对孩子的自恋行为,你可以这样做: 1、不要扣上骄傲自大的帽子。很多父母可能从小受到要具备谦虚的美德的教育,所以,不仅对自己要求不能自

孩子自恋也是一种成长,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