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范文为规范矿山管理,优化矿山布局,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精神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06〕54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满足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为目的,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为重点,对矿山企业依法占有的矿产资源以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逐步形成以大中型矿产集团为主体,大中小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为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二、整合原则(一)合理规划,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秉赋条件和矿山开采现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科学编制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和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合理调整矿业权设置,重新划分矿区范围,实现矿山开发合理布局。(二)规模开发,集约利用。通过资源整合,提高矿山生产规模,使矿山开采规模与其占用资源储量相匹配。应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三)安全开采,保护环境。严格矿山安全评价,整合资源必须符合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消除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大并小、以优并劣的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开展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大中型矿山以及大中型矿产加工企业对小矿实施兼并、控股、联营,推动大型矿业基地建设,组建大型矿业集团。(五)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以资源为基础,以矿业权为纽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依法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在确保矿业经济健康发展和矿区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三、整合目标(一)矿山布局得到明显优化。按照一个矿床(矿体)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的要求,调整矿山采矿范围,合理确定开采规模,逐步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矿区范围平面投影重叠等问题。到2008年底,全州矿山数量在现有矿山的基础上减少200个以上,其中花垣县铅锌矿区整合后保留43家左右,其他县市铅锌矿整合减少3家;花垣县民乐锰矿区整合后保留32家,减少5家;煤矿减少5家;镍钼矿减少3家;方解石减少4家;采石场减少180家。(二)矿山生产规模得到明显扩大。提高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矿山企业生产规模与占用资源储量、矿山服务年限相匹配。非煤矿山生产规模达到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的最低标准以上。煤矿生产规模达到3万吨/年以上,到2008年底,煤矿生产规模按省人民政府要求整合到位。(三)资源利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采用先进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使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共生、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废石、尾矿等矿业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保存和二次利用。到2008年底,全州矿产资源利用率提高2—3个百分点。煤矿回采率不低于85%。(四)矿山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施废弃物集中贮存、处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污染物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