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程中江县实验小学王敏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它也是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不能忽视美术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能让他们一味的临摹美术书上的示范作品,更不能让美术课成为自习课的代言词。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称得上好?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我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出一些启示。,前提条件:熟悉教材、备学生、备好课,三者缺一不可。熟悉教材也就是熟悉了解《美术课程标准》给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等。现在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还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熟悉一下教材也是让我们头脑里大概有个框架,本学期美术学科要上哪些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图片、示范作品、作画工具等等),哪些课时需要学生欣赏感受,哪些课时要求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完成,哪些课时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作画等等。熟悉教材也是为备课、提纲教学计划做准备。留意看看美术技法工具书,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的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中领悟到,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如果把美术和其它学科作横向比较,语文课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言文字本来就是其学习内容;数学课中语言则是传授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的首要工具;在美术课又是另一番景象,形象成了传授知识的首要角色。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传播美术知识、技法的“形象语言”。语言固然也可以传递美术信息,且必不可少,但它毕竟只能用语言符号描述形象知识,相对于用形象直接传授美术知识,它就显得间接乏力多了。唯其如此,在美术课中,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课堂用语应为形象服务,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美术教学,是视觉形象,而不是语言文字或其它。备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个年龄阶段,每个阶层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感知不同,新课程标准对他们的目标、要求、任务也都不一样。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生理的特点,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演示对于传授美术基础技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演示能使技法操作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作品效果等等基础技法知识,这是看作品、听讲解所得不到的,是美术教学中又一特别需要的教法。值得一提的是,演示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曲解为“完成作业的示范”,或者说是“完成作业的规定”,老师在演示,学生亦步亦趋练完为止。事实上这样的演示反而成了束缚学生的框框,因为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是老师的演示无法实现的。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演示确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难点的好方法,不可不用;从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角度看,运用演示的教法应是为
浅谈小学美术教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