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1广东教育出版社全国优秀出版社节妇吟张籍酬赠诗乃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而非题材。这类诗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酬赠诗通常有赠就有酬、有来就有往,且常常和赠诗的韵,如《酬乐天频梦微之》。酬赠诗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人。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有《张司业集》。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知人论世解诗人解题节,就是节操、气节。节妇就是古代守贞节的女子。即女子对她所遭遇的第一个男人的无条件的忠贞。特别是宋代以后,至于明清两朝,这种观念始终是卡在我国女性脖颈上的一道沉沉的枷锁。吟(引、歌、行、曲、谣):诗歌的一种体裁。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缠绵:情意深厚。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襦:短衣、短袄。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良人:丈夫。戟:一种古代的兵器。明光:明光殿,此指皇宫。事:服事、侍奉。拟:打算。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思考:1、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2、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3、“妾”守节意志坚定,为何她不直接拒绝对方,反而采取如此委婉含蓄的谢绝呢?作用何在?思考: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本诗叙述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接受爱慕者送来的明珠后,向其阐述自己不能接受其情意的原因,最后还珠的故事。思考: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我已出嫁,要守节。(“事夫誓拟同生死”、“何不相逢未嫁时?”……)我的丈夫也很优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思考:“妾”守节意志坚定,为何她不直接拒绝对方,反而采取如此委婉含蓄的谢绝呢?作用何在?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节妇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