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游戏通过模拟市场竞争, 让参与者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践合则两利、分则俱损的双赢理念。红黑游戏被相当多的培训项目所采用, 它的确能很好地诠释双赢的理念, 其版本虽各有不同, 但每次都使我深思。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对这个游戏的体会和心得。出来跑的,迟早要还首先是诚信问题。有相当多的人在游戏开始时和自己的竞争伙伴达成了双赢协议, 而在进行过程中却背叛了。一个目光远大的企业家, 一定是诚信的。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民族, 其最大敌人不是竞争对手, 而是自己。老子曰:“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意思是说, 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 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要战胜人性的弱点, 比如过度膨胀的欲望, 短期利益的诱惑, 得意时的忘形, 失意中的放弃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在红黑游戏中竞争的轮次和各回合生意的金额都是事先规定好的, 在现实的市场上却不是这样, 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结束生意。即使某人能成功地通过欺骗的方式获得初步的成功, 甚至掘到了超大的第一桶金, 但他能克制住以后再次使用欺骗的方式捞钱的欲望吗?很难,不是吗? 我总想起《无间道》中的那句台词:“出来跑的, 迟早要还。”通过欺骗的手段发家, 注定会因为欺骗而破产,这样的例子很多。达己必先达人其次是策略思考。有些人希望双赢,但是认为在激烈竞争中基本不存在真正的双赢选择。虽然他们认同双赢的重要性和好处, 却很难真正去实施——因为如果真的第一个去做了, 就极有可能由于对手的背叛而遭遇失败。按照博弈论的理论,他们陷入了一个“囚徒的困境”, 大家都明白合作能导致最好的结局, 但谁也不愿意付诸行动。他们的顾虑的确是博弈学术界的重要课题。“囚徒的困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Nash Equilibrium ) ,即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 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 串供) 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纳什均衡”向亚当·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 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 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 个人的) 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 从利己的目的出发, 结果是损人不利己, 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是如此,红黑游戏中的竞争双方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我们还可以从“纳什均衡”中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定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由此我们引出了一条基本准则:“把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这样就为你的成功奠定了稳固的双赢基石。如果对手的最佳利益是你输,而不是共同把蛋糕做大,你就必须学习《孙子兵法》,准备玩一场零和游戏了。至于如何在零和游戏中
红黑游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