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梅山文化初探(张一湖).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梅山文化初探张光卫一、梅山(一)“梅山”名称的由来关于“梅山”这个名称的由来,一直存在很多说法,目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湘中地区是楚王部众居住地,楚为芈(音Mi)姓,楚人居住地为芈山,芈、梅音近,所以被叫成了“梅山”。另一种说法是秦汉时期,吴芮的将领梅鋗因跟随吴芮助汉高祖刘邦灭秦有功,所以被封为侯,所封之地即为湘中山地。人们便因他姓梅而把他所封之地称为梅山。然而,上述说法至今存在诸多无法理清的疑点,无法做到令人信服。《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自《史记》至《宋史》以前的史书里,都没有出现作为我们所说的“梅山地区”特定地名的“梅山”,而到了《宋史》则突然堂而皇之正儿八经地出现了“梅山峒蛮”的传记,即《宋史·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西南溪峒诸蛮下梅山峒诚徽州南丹州》。至此,梅山作为特定区域的地名,已经确定无疑了。令人遗憾的是,《宋史》也并未说明“梅山”名称自何而来。所以,“梅山”之名到底从何而来,至今是一桩悬案。(二)《宋史》关于“梅山峒蛮”的正式传记《宋史·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西南溪峒诸蛮下梅山峒诚徽州南丹州》关于“梅山峒蛮”的记载全文如下:“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即今长沙),南接邵(邵阳),其西则辰(沅陵),其北则鼎、澧(今常德),而梅山居其中。开宝八年(指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尝寇邵之武冈、潭之长沙。(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左甲首领苞汉阳、右甲首领顿汉凌寇掠边界,朝廷累遣使招谕,不听,命客省使翟守素调潭州兵讨平之。自是,禁不得与汉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后有苏方者居之,数侵夺舒、向二族。“嘉祐末,知益阳县张颉收捕其桀黠符三等,遂经营开拓。安抚使吴中复以闻,其议中格。湖南转运副使范子奇复奏,蛮恃险为边患,宜臣属而郡县之。子奇寻召还,又述前议。熙宁五年,乃诏知潭州潘夙、湖南转运副使蔡烨、判官乔执中同经制章惇招纳之。惇遣执中知全州,将行,而大田三砦蛮犯境。又飞山之蛮近在全州之西,执中至全州,大田诸蛮纳款,于是遂檄谕开梅山,蛮徭争辟道路,以待得其地。东起宁乡县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砦,北界益阳四里河(今安化县马迹塘,临近桃江县),南止湘乡佛子岭。籍其民,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万九千八十九丁。田二十六万四百三十六亩,均定其税,使岁一输。乃筑武阳、关硖二城,诏以山地置新化县,并二城隶邵州。自是,鼎、澧可以南至邵。”(三)宋代梅山地域范围与人口状况《宋史》的记载,清晰地标注出了“梅山”的地域范围:东到长沙、南到邵阳、西到沅陵、北到常德,中间这一大片地区,就是“梅山”地区。对照当今的行政区划,所谓“梅山”地区,包括了现在长沙市的宁乡、株洲市的株洲、醴陵、湘潭市的湘潭、湘乡、韶山、邵阳市的邵东、新邵、隆回、洞口、武冈、新宁、城步、绥宁、怀化市的溆浦、辰溪、沅陵,常德市的桃源、益阳市的安化、桃江和娄底市的双峰、娄星、涟源、冷水江、新化,共8个地级市、25个县级行政区的全部或部分国土。顺便说一句,原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都是梅山蛮子。《宋史》记得清楚,当时,梅山地区有土著和客家人工14809户,有丁壮男人19089人。(四)梅山与新化《宋史》记蔡烨“开梅山”说“乃筑武阳、关硖二城,诏以山地置新化县,并二城隶邵州”。新化县即由此而来。这里便有一个疑问,就是关于新化县与安化县的问题。《宋史》“梅山峒蛮”正传,记载开梅山,只说“乃筑武阳、关硖二城,诏以山地置新化县,并二城隶邵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武阳、关硖二城和新化县,并未提及安化县。而《宋史·神宗本纪》在“五年十一月癸丑”条目下,有“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的记载。偏偏又不提新化县。那么,到底是先有新化县后有安化县,还是两个县是开梅山时同时设置的呢?笔者不知道这个问题此前有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是不是有人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有了结论。但一般说及梅山的时候,都是囫囵地说:章惇开梅山,置新化、安化县,或说新化为上梅山、安化为下梅山,从未见过关于新化县和安化县谁先谁后的论证。笔者初阅《宋史》有关内容,便有了这个疑问,总觉得《宋史》关于“开梅山”的表述,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几经查阅,终于在《宋史·地理志》里找到了答案。《宋史·地理志》分别对新化县和安化县做了比较准确的记载,原文如下:“新化。望。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安化,望。熙宁六年置,改七星砦为镇入焉,废首溪砦。元祐三年,置博易场。”原来如此!新化是熙宁五年开梅山时,以梅山地置县,而安化则是熙宁六年置县。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当时属于新化县的柘溪、藤溪、云溪等地现在都归属安化县,这些地方应当是熙宁六年安化置县的时候从新化县划归安化县的。关于先有新化后有安化的观点,在《宋史》中还有另一处佐证。在《宋史·列传·奸臣一·章

梅山文化初探(张一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