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类合集】中学地理综合程序教学法.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1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言
《中学地理综合程序教学法》即将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令人高兴。
综合程序教学法从理论的创立发展到实践的推广应用,以致略有成就,
并且获得教育界人士的认可,乐于采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道路险阻,
历程艰难,十多年的茹苦含辛,勇往开拓,克服了许多困难,解决了一个又
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方始发现并首创综合程序教学法的五项教学原理、特
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运行的机制。同时又组织多次综合程序
教学科学实验,证明它能够较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行之有效的
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颖教学法。
我于年月上旬开始,在南京师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教学
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年以前,曾在江苏省无锡市女子中学和第一中学
教地理课几年)。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师
院校各学科教学法研究和教学受到轻视,象路边小草一样,被认为价值很低;
一些人不屑一顾,更谈不上去花力气进行科学研究了。但是我国有益的古训
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孟
子集注》)。而对于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求:“既知教之所以兴,又知教之所
以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十三经·礼记·学记》), 也就是说,如若
不知教之兴废之道,是不能担任教师工作的。可见我们还不能像对待路边小
草一样,来对待高师院校教学法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也有不少知心好友劝我
改行,搞一些其它学科项目。可是我经过反复思考,认定:第一,教学法的
教学和科研,乃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一个重要项目,不仅可以为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直接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发展世界各国教育
贡献一份力量。看看美国有发现教学法,德国有范例式教学法,前苏联有纲
要信号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对全世界发展教育事业,有巨大的影响,有
一定贡献。我暗自思忖,不能让这些有益于人类教育事业的教学法专美于世
界其他各国,中国也应有自己有益的教学法,自立于世界教学法之林;第二,
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在十多年前,我发现过去国内对教学法的研究存
在三多三少的问题:.研究传统的教学法多,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法少;.研
究个人的教学经验多,而进行教学法的科学实验少;.研究分散的零星的专
题多;而研究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少,为了要改变这三多三少的局面,必须进
行改革,否则让这“三多三少”长期存在下去,必将影响我国广大地区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还有一点值得重视,即建国以来,前三十
年我国教学法理论移借前苏联的太多,既没有民族特色,又缺乏对世界最新
研究成果的借鉴。为此,我痛下决心,把民族教学法理论的精髓,与世界最
新有益于人类的教学法理论,相互结合起来,构筑了综合程序教学法。
研究综合程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
会主义教育原则,贯彻三个面向;继承我国有益的教育教学遗产;发扬建国
以来各学科教学法优势;适当参考国外教学法主要学派创立的先进成果,运
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控制教学平衡,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
素质。根据本书实践编中多位作者的亲身体会,以及各省市区其他许多地
理教师写出的书面材料(包括文章和教学总结),证明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法,
中等程度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运用封闭型教学法,一般可以提高—分
左右,至于综合程序教学法其他教学功能,书中已有不少论述,兹不赘言。
这一新颖的教学法,近十年来除在地理课广为应用外,其他学科的不少教师,
已主动积极地把它推广到政治、历史、生物、化学、物理、语文等学科的教
学中,他们也同样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书后附录几篇这方面的文章,可
资证明。大约在年以后,我几乎每周都收到各地教研室和中学多学科教
师们的来信,许多素不相识的老师将他们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文章或书面
材料,主动邮寄给我,希望得到交流和指导,书中言辞恳切,情谊深厚,读
后令人情绪激动,铭刻于心,终生难忘。他们有的已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
教师,有的在地区一级记教改大功一次,有的评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例
如年农历年初二,山西运城地区地理特级教师吴生泉到我舍间拜访,我
们相互进行信息和学术交流,他说他在山西运城地区率先实施综合程序教学
法,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学效果明显,吸引黄河对岸不少
教师前来听课,场面非常动人,这使笔者获得深切安慰,堪称人生之乐事;
另一方面,也说明综合程序教学法有旺盛的生命力,但研究尚未到顶,当然
更不能封顶,有待于后人不断开拓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在推广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同时,笔者提倡顺乎自然,强调这是一种
教育科学的学术性探讨,所谓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提倡广采百家之长,吸

【跨类合集】中学地理综合程序教学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