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背后案例介绍1、学生基本情况:女,17岁。2、问题行为概述:十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3、背景资料了解:(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某区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区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区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区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案例分析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辅导方法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辅导过程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
忧郁的背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