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惠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碘缺乏情况一、碘缺乏和碘缺乏病防治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当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不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克汀病、聋、哑、瘫痪,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此病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二、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⑴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⑶亚临床型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⑵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纯、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三、碘缺乏病及其原因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因此,身体的碘营养状况是同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四、缺碘为什么会引起智力障碍碘缺乏危害之所以大,是因为它首先侵犯人的大脑,属先天不可逆性疾病,一经发现就失去治疗意义。人类大脑有两个发育、分化的关键期,即从妊娠第三个月开始到出生前(称宫内期)和从分娩到2岁(称生后期),这两个关键期最容易遭受各种因素侵害,又称为易伤害期。在这些时期缺碘就会造成智力损害。而这样的智力损害是不可能被恢复的。如果在此期间发生缺碘,造成大脑发育落后,到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为时已晚,已经发育落后的脑组织再不会发育了。换句话说,关键期内所形成的脑发育迟滞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五、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1)碘是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碘缺乏影响人类脑组织正常生长,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影响脑发育,损伤智力。(2)在关键期内,大脑神经的生长必须依靠甲状腺激素。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碘营养不足,都会造成大脑发育不正常。(3)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行不行?科学家告诉我们:发育受到影响的大脑再不可能达到正常水平。换句话说,关键期内因缺碘造成的脑发育不良问题是不可康复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因此,从脑发育离不开碘这个角度上说,碘是“智力元素”。六、碘缺乏与智力、智商(1)大家都知道,人们通常用智商表达人的聪明程度,正常人的智商为100左右,有智力缺陷的儿童智商低于70。碘缺乏能损伤儿童的智力。(2)重度碘缺乏的儿童,智力损伤严重,智商低于50。这种儿童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需要别人帮助,不能上学,寿命很短,医学上称为地方性克汀病。(3)轻度碘缺乏的儿童智力损伤较轻,智商在50~69之间。上小学前常被认为是“正常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后,“正常儿童”逐渐表现出智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排在最后几名,考试不及格,留级,甚至难以毕业。医学上将因碘缺乏而导致的上述症状称为亚临床克汀病。(4)碘缺乏所致的智力落后不能治愈碘缺乏引起的智力缺陷与其他智力缺陷一样,都是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很难达到正常水平。轻度智力碘缺乏引起的智力缺陷与其他智力缺陷一样,都是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很难达到正常水平。轻度智力缺陷,若能早期发现,并能接受特殊教育,也只能使他达到小学毕业水平。这类病人还需通过严格的训练,才有可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治疗不可能使碘缺乏患者的智力落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