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说明为适应司法实践中的需要,最高院出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买卖合同解释》包括8个部分,总计46条,对买卖合同的成立及生效、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标的物的检验、违约责任、所有权保留、特种买卖等具体适用法律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接下来将按照顺序一一予以说明。一、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第1条第1款(送货单等):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本款主要是讲事实合同关系的认定,即“一有一无看惯例”。一有是指有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非合同性书面材料;一无是指无书面合同,如通常所讲的“老客户生意”;因而,通过考查双方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及其他相关证据来认定双方是否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是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精神的。第1条第2款(债权确认书):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本款主要是讲证明合同关系存在的书面材料所反映的主体缺失的合同关系认定。,对帐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本身就是经过合同相对方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双方真实的合同关系。、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时,往往由于疏忽或主观故意制造法律障碍,漏写债权人的名称,此种情况下,法院推定原件持有者即是债权人。(如债权人遗失被他人拾得或被盗)非正常行使权利,法官给予当事人恰当的救济途径,即如有相反证据的除外。第2条(预约合同):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条主要是讲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的法律后果。,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与正式合同是有区别的。,预约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寻求救济。如预约合同有违约条款,可直接依此条款主张权利。,并不一定等于预约合同关系已解除,如预约合同关系仍存在,另一方可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如对方的违约给自己造成损失的,可同时主张损害赔偿。,即近两年最火爆的“退房潮”。第3条(无权处分的合同后果):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条将合同不能履行与合同无效严格区分开来。,但是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仍然有效。,其实是给守约方提供足够的权利救济,即守约方仍可根据双方的合同关系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责任。第4条(电子交易合同):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认定电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同时,还应当适用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鉴于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增加了电子交易合同,通过电子交易形式进行采购的法律行为日益普遍,相关行为的调整需要结合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二、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第5条:标的物为无需以有形载体交付的电子信息产品,当事人对交付方式约定不明确,且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收到约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或者权利凭证即为交付。本条主要规定电子信息产品作为标的物在交付方式约定不明情形下的处理。:交付电子信息产品,交付方式约定不明=>协议补充=>按合同条款\交易习惯=>买受人收到即为交付。:合同法第61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由于电子信息产品无实物载体,使用后无损耗、其本身易于复制并可迅速传播等。确定电子信息产品的两种具体交付方式:一是交付权利凭证;二是以在线网络传输的方式接收或者下载该信息产品。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说明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