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51”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初探.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51”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初探“351”循环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朵奇葩,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校也在积极学习这种教学理念,并且付诸于实践。在几学期的课改实践探索之中,我认为在课堂各环节中有以下几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一、.导学案的编写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导学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导学案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我们觉得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力求做到适合我们的学生实际,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大部分学生要很快就能明白这一课他要了解哪些内容,记住那些字词,精读哪些重点语段,学习什么写作方法等等,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都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所以,导学案既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也不是简单的把教案上的问题罗列出来,更不是练习题。导学案应当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我们在编写导学案努力朝着以下方向发展: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比如用“了解……、记住……、理解……、掌握……、会运用××解决××问题”等语言给出学习目标。抛弃原来教案编写时使用的:“培养……”的语言。第二,导学案还应该具备明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我们在操作时将目标分解到导学案的各个部分。第三,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第五,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二、预习导学案定案后,提前一到二天发给学生预习使用,我们是这样安排的,一般课文提前一两天发给学生,然后收上来检查;重要的课文适当再安排一两节课在课堂上预习。总之,在展示课之前所有学生要初步完成导学案内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一样)三、展示着力强化展示课,打造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课堂。如果专上一节展示课大致有这样几个环节:①课前检查,预习交流。各组学科组长配合老师检查学生的预和自学情况,小组成员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②明确目标,合理分组。各小组共性的问题,归纳在一块。然后教师把任务分解为几个部分,把学生不易理解的、易错的、需要拓展的和重点的内容,给每个小组分配好,讲好要求,目的是明确重难点,进行深化教学。③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分配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表个人见解,相互交流,达成意见,确定展示的方式,做好展示的准备。④穿插巩固,展现提升。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一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注重课堂的生成与创新,把书本上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课堂。例如在《伤仲永》的展示课上,有一位女生在讲解完自己总结的重难点之后,给全班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方仲永由天才变为普通人之后,他会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一个问题把课堂掀入了高潮,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敢说会说,敢想,敢演,丰富展示的形式。如学完《真正的英雄》一课后,几位同学把一曲《真心英雄》献给了几位探险家,还有几位同学创作了几首诗歌赞美探险家。一节普

“351”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