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牵手沃尔沃能否顺利借“东风”? 2013 年02月01日09:5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参与互动(0) 0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商用车虽然具有性价比优势,但性能、环保、安全、轻量化等方面,与国际大型商用车公司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与沃尔沃集团建立战略联盟,无疑将全面提升东风商用车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东风的国际化步伐。从目前看来,这一良好愿望还仅仅只是一厢情愿中国企业每次与沃尔沃携手都足以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几年前捣鼓的是一家民营企业“吉利”,如今是国有企业巨头“东风”。在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瑞典 ABVolvo( 简称沃尔沃集团)近日正式签约,共同致力于发展“东风”品牌商用车之后,业内好评如潮。“中国中重卡行业老大东风汽车与全球三大中重卡制造商沃尔沃集团‘双强联手’,将对全球卡车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借力沃尔沃在全球商用车市场的地位和资源,东风汽车将大踏步迈进国际市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伤痕累累的沃尔沃卡车就这样突然变成了手中的“香饽饽”,没有人提到前方道路暗藏多少风险,东风汽车执行董事、总裁朱福寿甚至有可能亲自兼任合资公司董事长。 55:45 的股比,这一建立在资本纽带上的战略联盟果真会走出“市场换技术”的老套路吗?人们仅从一本薄薄的合资协议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倒是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罗夫·佩森的话让人觉得更实在,“中国卡车市场规模相当于欧洲和北美的总和,是全球最大的卡车市场”,“中国即将迎来蛇年。蛇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能蜕去旧皮,迎来新生。这是一个绝佳寓意,东风与沃尔沃建立联盟后,也将迎接新的未来”。沃尔沃沉疴东风汽车和沃尔沃集团此次“联姻”算不上首开国内行业先河。近几年来,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卡车市场上,早已上演了一幕幕合纵连横的大戏。 2009 年,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同意以 亿欧元( 亿美元)向德国卡车制造商曼出售 25%+1 股的股权,与此同时,中国重汽支付 8500 万欧元,获得生产符合欧 V排放标准的卡车引擎的独家技术转让; 2010 年,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在北京签署了发动机和中重卡的合资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将率先合资投建发动机生产项目,其投资总额为 18亿元,设计年产能 15万辆,最高产能有望达到 20万辆,次年 8月合资公司挂牌成立; 201 1 年4月,四川南骏与韩国现代以 50:50比例分别出资 18亿元人民币在资阳合资设立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2012 年2月,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的合资项目挂牌落地,该公司总投资额 亿元,注册资本 56亿元, 福田汽车和戴姆勒双方的股比为 50:50。牵手东风汽车,沃尔沃集团可以说是姗姗来迟,一如它长久的专注和保守。人们实在是很难说清究竟因为“专注”才成就了其出类拔萃的技术和文化, 还是后者决定了前者。作为瑞典国家级企业,沃尔沃集团最初规模并不大,后来崛起成为全球商用车市场的巨头,直到如今能在全球 190 个国家运营。包括中国, 沃尔沃在全球 20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业内公认的是,沃尔沃在卡车业务、客车业务、建筑设备,以及船舶和工业推进系统上有着较为出色的产品线。尽管如此,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沃尔沃依然未能逃脱全球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成为受伤最重的卡车企业之一。与奔驰、依维柯和曼恩(
东风汽车与沃尔沃汽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