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以习惯奠基人生以文化滋养成长厚德博学乐思笃行 1 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一、外部背景分析学校所在地——灵溪镇是苍南县城所在地,总人口近 25 万余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随着新的区域规划的调整, 发展前景更是不可限量。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需求, 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停办寄宿制学校, 使寄宿制办学供与需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最终的结果是灵溪镇乃至全县人才、资金、资源的外流。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将为苍南县提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的教育资源,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是对当地政府、当地教育、当地老百姓有益的事情。灵溪镇是苍南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综合经济实力全国千强乡镇、浙江省百强乡镇, 综合经济实力在温州市三十强镇中名列前茅, 拥有“中华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中国塑编之都”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 是浙江省社会综合改革试点镇。经济的高速发展,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中高资产的阶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传统,优质教育更是让富裕了的家长最愿意付出的投资。灵溪镇义务教育阶段优质的寄宿制教育资源短缺, 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龙港、平阳、瑞安, 甚至温州、杭州、上海等地就读,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学校优质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市场前景的广阔。二、内部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原温州新星学校小学部)创办于 2011 年,是苍南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现代化民办寄宿制学校。校园建筑赏心悦目、厚重典雅、美观现代,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音体美劳教室、多功能会议室、保健室、洗衣房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办学以来,学校传承温州新星实验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和影响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已为学校下一阶段改革和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二)学校现状 1 、学生情况:学校现有 33 个教学班,在校生 1328 人。生源主要来自灵溪及周边金乡、钱库、马站等乡镇。 2 、师资水平: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 221 人,其中专任教师 96 人,行政管理 10 人,生活老师 42人, 教辅后勤人员 73 人。在专任教师中,中高职称 24 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 13 人。学校师资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处良好水平。 3、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双台和求知两个校区。建设中的新校位于县经济开发区, 占地 30 多亩, 建筑面积近两万平米,教学、生活、运动设施均按照省标准化学校建设。 4 、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在办学三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一些较为鲜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以习惯奠基人生以文化滋养成长厚德博学乐思笃行 2 明的特色。◇行政管理——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前提下, 实施扁平化管理, 合理设置职能部门, 各行政人员又分别负责联系一个年级段。学校整体管理呈现线条化、网络化、立体化。◇德育管理——在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前提下, 推行科学人性化德育模式, 初步形成一定的德育管理特色。◇教学管理——在强化师德建设、校本研训的前提下, 实施有效教学。在小班化教育的基础上, 稳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三) 、发展优势 1 、学校依托温州新星学校而建。温州新星学校办学时间早,办学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苍南乃至温州当地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家长口碑极佳。 2 、学校董事会成员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今年新聘任的赵秀娟校长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行政管理团队成员大多数都具有多年公、民办学校的管理实践。 3 、办学三年来,学校已经显现出一定的特色,如教学管理,社团建设等,特别是学校机器人实验室项目在社会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 、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不断上升,师生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教师素养和骨干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为学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5 、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灵溪当地,尚未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四)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1 、学校办学历史短,办学硬件设施落后,特别是现有占地面积偏小,在与周边兄弟学校竞争中优势还不够明显,新一轮学校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压力明显增大。 2 、学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理念、特色与目标,缺乏详细、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和思路;行政管理团队理念不新, 主人翁意识不浓, 和谐度欠缺, 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 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人员臃肿, 办事效率与执行力偏低。 3 、学校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结构还不尽合理,特别是教师主动发展意识还不够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学校课程体系尚未明显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需进一
苍南新星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