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去了一趟郯城,郯城的银杏让我震撼。郯城是一个县,属于临沂,在山东的紧南边。南边,与郯城接壤的是江苏的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北边,与郯城接壤的是临沂的罗庄、河东和临沭、苍山四区县。郯城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郯城是古徐文化的发源地,曾是早期古徐国的国都所在地, 古徐国的一位国君和此后的数位国君都葬城北七里处。“孔子师郯子”典故就发生于此。元代时,始称郯城县,其后这里一直是较为稳定的县级行政区。郯城,在我看来,最有名的便是银杏。银杏原产中国,是中国的国树。银杏是与恐龙同时代地球的统治者。在天然界变化中,恐龙成了“化石”,而银杏却神奇地幸存下来, 成了“活化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搞花木宣传,这些年来,走过不少地方,接触过不少古银杏。如北京大觉寺的古银杏,河北易县的古银杏,贵州盘县黄家营的古银杏,广西灵川县海洋乡的古银杏,还有杭州凤凰山上圣果寺的古银杏。唐代僧人释默还有"圣果寺"诗句留至于今。其诗云: “路在中峰上,盘围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按唐诗注:僧侣们称银杏树为圣树,称其果为“圣果”。在我的印记里,这些古银杏已经让我震撼的了。十年前到了临沂,谈起银杏,临沂的朋友说, 你说的这些古银杏算什么呀,你有空到我们的郯城看看,有一株古银杏才神奇呢。但去了几次临沂,阴差阳错的,虽然只相隔四五十公里,但都没有去成郯城。这次,与年轻记者范敏参加临沂沂州海棠节开幕式,我又想起了郯城的银杏,跟市林业局邵伟主任提起此事, 他一笑说:“这还不好办,打电话给郯城林业局,叫他们接待一下你们不就行了嘛。”到了郯城,在县林业局孟祥胜副局长和孙庆刚主任的陪同下,我们看了郯城的那株古银杏, 真是大开眼界了。原来看过的古银杏,最大的不过一千多年,跟郯城的古银杏不是一个档次,没有一拼,属于小字辈的小字辈,因为郯城的古银杏,是周朝所植,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古银杏,已是临近黄昏时节了。那银杏,生长在郯城新村乡所在地。虽说是乡,其实就是一个小镇。宽敞的路两侧,都是三四层的商业楼,跟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小镇没什么不同。这里,西临沂河,东望马陵山,背靠红石崖。古银杏在一个寺院里,拱形的一个大门,古香古色的,大门半敞开着。门口有个斜跨书包的老头儿,是看门的。门票十元。我们进门时,老头大声提醒了一句: “快点看, 5点关门。”可能老头见过的游客太多了,包括一些大人物,因此,他尽管知道我们是北京来的记者,又有县里的同志陪同,但从话语里,丝毫没有通融的痕迹,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
浅谈郯城的银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