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管理都别忘记关爱
工作和管理都别忘记关爱
王强编著
2011年3月24日
前言
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最好的3>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促进被管理者的需求满足。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满足被管理者的基本需求,包括对安全感、归属感、情感关系、友谊关系的需求,以8>及对声望与自尊的需求;二是满足他们1>高层次的动机或需求,例如对真、善、美、正义、完美以及规律的需求。”
拿这两条标准对照历史上的无数管理者,我们会发现:最好的管理者是公元一世纪诞生的耶稣,至今还没有别的管理者能超过他对于自己信徒的管理水平。耶稣的人格可以说是完美的,堪称人类生活的伟大导师。耶稣提供给信徒的饼和鱼,解决了信徒的生存问题;耶稣为信徒医治疾病,使他们具有安全感;耶稣使信徒都以弟兄姊妹相待,满足了他们的“归属感、情感关系、友谊关系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耶稣描绘的上帝之国的景象,满足了信徒们对“真、善、美、正义、完美以及规律的需求”;耶稣让自己的使徒四处传扬福音,使信徒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七章24-25节中说:“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中国到现在也还没有一家可以代表国家形象的0>企业,中石油不行,联想不行……因为中国企业的根基还没有建立在磐石上。
国有企业上上下下大家都很忙碌,很辛苦,拼命为业绩指标而拼搏,却没有人想到企业创造的利润成果是属于全民的。为什么垄断央企的高管待遇与社会正常水平相差那么悬殊?就是因为他们打着“国有”的旗子把属于全民的资源低进高出地又卖给了全民消费者,得到的利润却由他们自己来瓜分,他们的待遇怎么会不高?
现在,国内管理培训的书籍和培训师所讲授的很多思想理念,不是给企业指出正确的努力方向,而是在往歧路上指引。例如我曾经听到的一个培训,一位全国有名的营销策划大师教大家大胆地去向银行贷款,而且贷款的时候就不要想着还款的事情。他举的成功案例都是诸如把价值30元的酒用编出来的历史故事包装一下卖900元;一位女企业家请教自己的丈夫有外遇怎么处理,这位培训讲师给出的建议是让这女企业家也找位男朋友,不要为丈夫外遇的事情烦恼,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培训师得意地说这位女企业家真的听了他的主意。他还说:杀一个人是杀人犯,杀十个人是土匪,杀一百万人的就是英雄。听了一天所谓管理大师的培训,我心情非常郁闷,怎么现在国内这种培训师偏偏吃得开哪?到底他是在培养企业家、培养职业经理人,还是在培养职业骗子?完全就是忽悠。
现代众多管理畅销书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爱人如己”等管理理念,耶稣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提出,并且身体力行,耶稣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拯救世人而在十字架上献身。尤其是他始终贴近人民大众并情愿为他们进行无条件服务的行事准则,就足以令人高山仰止。他的人格之伟大、管理水平之卓越,树立了一座后代无法逾越的丰碑。耶稣的诞生,使人类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精神持久地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终于孕育出世界性的基督教。他的博爱精神,至今仍然活在亿万人的心中。
人类以他的诞生年代作为全世界纪元的开始,他诞生的日子作为“圣诞节”,他复活的日子作为“复活节”,全世界无数人一起来纪念他的伟大。
现在流行的、时髦的很多管理理念的精神,其实耶稣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过,例如现在的“管理就是服务”、“以人为本”、“学化管理”等等。2003年底媒体和社会各界很热闹地帮民工讨要欠薪,而耶稣早就说过“工人给你们收割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割之人的冤声,已经入了万军之主的耳了”。
耶稣建立的基督教教会,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基督教不宣扬历史轮回和宿命论,冀望未来,坚持历史是朝着一个终极目标前进;基督教尊重劳动,鼓励自己动手。而改革以后的新教,更强调勤于谋利,生财是教徒的天职,而功业成功者才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否则就是上帝的弃民。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适应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企业的职员和企业家都要具有天职观。职员具有天职观就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信仰方式来对待,从而在工作中勤奋敬业具有使命感,也使工作更加圣洁根除污秽。企业家也要把赚取财富当作天职来对待,神圣地、圣洁地挣钱,神圣地省钱,神圣地捐钱。把赚钱神圣化,最终的目的是“积财宝于天上”。正如《圣经·哥林多前书 10:31》:“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也如约翰·加尔文所说“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工作就是我们的敬拜方式,就是在市场这个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经济领域的工作与牧师的神职一样神圣。
耶稣基督倡导的现代文明意识
就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第一个在世俗层面上以人为本、自
工作和管理都别忘记关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