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 一、中医诊疗常规 1. 昏迷(1 )热毒熏蒸多由湿热邪毒壅遏所致,热毒燔灼厥阴逼乱心神,木火升腾胆液泄越。表现为壮热昏谵全身黄疸。络损血溢,故衄血便血。因脾胃大热热伤于心,心主于血热气盛,故发黄而动血。心主神,心静则神爽,心为烈火所燔,则神不清而谵语。肝阳化风故二手震颤,舌苔黄质绛,示湿重热淫。脉细弦数,示火旺阴伤。【治疗】凉血祛瘀,晴热醒神【处方】犀角地黄汤组成:广犀角 15 、鲜生地 30 、赤白芍 9 、丹皮 9 、连翘 9 、生蒲黄 9 (研末分 2 次冲入)、荷叶 9 、安宫牛黄丸 2 粒。全身黄加茵陈 30 后下,焦三栀 9 、生大黄 9 ;衄血加土大黄 15 、茜草 15 ;便血加侧柏叶 15 、地榆炭 9. (2 )湿热证: 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隔散。若大便数日不通,热邪闭结肠胃仿承气微下之例。舌苔老黄带黑,干裂起刺示热结伤津、脉洪数为里实热盛。【治疗】大承气汤合凉膈散加减: 组成:生大黄 9 、元明粉 9 、川朴 5 、枳实 5 、黄芩 9 、连翘 9 、山栀 9 、湿热结聚,发痉笑厥,去川朴、枳实、加生甘草 3 、鲜竹叶 30 片,鲜卢根 2 支去节。对伤寒阳明腑证或湿热入胃,燥实内结都会引起神昏谵语,笑妄痉厥。治疗要急下存阴,决非芳香开窍而能奏效。邪在络居多,而在阳明较少。如邪搏阳明,阳明太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体皆厥当从下法。惟伤寒下不嫌迟,必待化热屎燥,方可议下。湿多嫌秽,蕴阻阳明症见识乱神秘,发痉撮空阳明之邪,仍假阳明为出路,亦宜凉膈撤热参合承气通降,热退则神识自清。温邪为阳明火必克金,故先犯飞,火性炎哈桑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应及时濡润利导轻用蒌杏重用硝黄,但温病最易伤津,积朴应尽慎。 2. 黄疸: 阳黄 1 、热重于湿【治法】清利湿热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减组成:茵陈蒿( 12 克)栀子( 9 克)大黄( 9 克) 2 、湿重于热【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组成:茵陈 12 、泽泻 9 、猪苓 6 、茯苓 6 、山栀 6 、木通 6 、白术6 、山楂 12 、枳实 9 、甘草 9 、陈皮 9 、滑石 6 、姜 6 、枣 6 、灯心 、急黄【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二、西医诊疗常规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预后多不良。一般氛围暴发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两种。【临床诊断】凡在肝病基础上出现黄疸迅速加深、肝脏短时间内缩小、神经精神症状、转氨酶升高或胆酶分离(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增高而胆红素增高明显)等表现都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一、临床表现 1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为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初期有行为和性格改变,不能正确回答询问,辨向力和计算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兴奋或嗜睡,出现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终至昏迷。 2 、黄疸。开始见尿色加深,很快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的黄染,并迅速加深。因肝细胞大块坏死,肝脏可迅速缩小,在叩诊时肝浊音界缩小, B 型超声检查可进一步证实。患者呼出气中有一种霉烂的臭味,即肝臭,其浓淡于肝细胞坏死的程度一般。 3 、出血。由于肝脏造凝血因子功能障碍,因内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