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京华时报[微博]2014-10-24 03:55 我要分享 170 昨天下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全会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内容通过推进依法治国若干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 年10月20日至 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六项任务全会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依法执政首先需要依宪执政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专家解读 1. 该会议有何意义? 长治久安须依法治国对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意义,著名法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步云教授认为,这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党的历史来看,是首次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专门重点讨论法治问题。之所以这样做,应该是有深远的背景。李步云说,十八大以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面临新的任务。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而中国梦有五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而改革的深化需要法治社会做保证,改革也要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治手段保障改革的成果,国家要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唯一的出路就是依法治国。 2. 立法有何种表迪? 提出要民主科学
依法治国.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