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招生简章
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地址:上海市定西路 1295 号邮编:20005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部
电话:021-52414823 传真:021-52413903
联系人:陆彩飞 E-mail:******@.
网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 1928 年成立的国立中央
研究院工程研究所, 1959 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 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
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
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共取
得各类科研成果近千项,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
以上各种科技奖励 400 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 27 项,国家自然科
学奖 7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3 项(截至 2012 年底)。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
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景
坤、丁传贤、江东亮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养和引进了包括 1 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 位国家杰出青年
科学基金获得者、29 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以及 23 位“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等在内的
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外专局科技创新队伍。
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
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
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
创业人才。
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
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
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
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
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
信息情报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 SCIE 收录引用。
二、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研究:开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人工晶体、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材料、介孔与
纳米材料等先进无机材料的设计与计算科学、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为先进无机材料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
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2、能源技术:开展太阳能发电技术(染料敏化、铜铟镓硒)、钠硫电池储能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技术、热电转换技术、以及高效节能金卤灯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型研究成果。
3、环境友好:开展纳米介孔催化剂材料、纳米光催化材料、建筑用节能玻璃材料、节能照明用透明陶
瓷材料的研究工作以及尾气排放净化用蜂窝陶瓷技术与产业化工作,以解决节能减排相关新材料研究及工艺
技术研发等热点问题。
4、人体健康:开展用于肿瘤高效诊断和治疗的新型多功能纳米诊疗剂的研究,生物活性材料与组织工
程支架材料的制备研究,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无机生物活性涂层技术及医用植入材料的
研究与开发,医用光纤材料的研究等。
5、信息功能:开展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铁电陶瓷、透明陶瓷、热释电陶瓷、半导体陶瓷、电致伸
缩陶瓷、快离子导体陶瓷、堇青石陶瓷、超导陶瓷、微波介质陶瓷等高性能陶瓷的研究,并重点开展相关应
用基础研究、关键成套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和示范性生产。
6、航空航天:开展各类保护涂层、功能涂层材料的研究以及空间晶体生长实验研究,研制成功热控涂
层、高温隔热涂层、高温抗氧化涂层、耐磨涂层、生物相容涂层等多个涂层系列,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
重大贡献。
7、古陶瓷: 2008 年 2 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设立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
局重点科研基地。基地整合研究资源,制定古陶瓷检测规范,解决古陶瓷研究和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中的重大科技问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招生简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