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应努力成为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使学生喜欢你,尊重你,佩服你。小学生的向师性及模仿性非常强,教师要随时注意自身言行的示范性。班主任的神圣职责、优秀的人格本色和辛勤的劳动为学生铺垫下坚实的人格基础。虽然班主任的高矮、胖瘦是没办法随意改变的,但一个人的修养,言行举止是可以完善的。教师要以“德高,身正”为核心,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记得俄罗斯教育家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任何规章制度,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身教胜于言传。这就对老师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地学习来自我。 2、真诚的爱生情感是班主任教育的关键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可见,感情的投入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一旦教师与学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心里相容,即使教师批评学生,他也能心悦诚服。若是师生关系紧张,即使是金玉良言,学生也很难听进去。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严不爱是冷淡的、无味的、低效的,它的效应是零,甚至是负数。严决非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体罚、漫骂、挖苦更是违背教育法的。而只爱不严则失去了教育者的职责。总之,教师应该握好“爱而不纵,严而不苛”的标尺。3、正确对待学生的“小报告”。针对小学生善于表现的特点,可以让部分学生有意的注意和发现同学中的不正常现象,使教师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和动态。但对于学生的“小报告”,教师要注意辨别真假,不要胡乱的根据学生的报告下结论,以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4、写好总结,积累经验。经过一学期的工作,班主任多少都有一些经验教训,这就需要总结。总结能够让我们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乃至错误,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总结还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有用经验记录下来,用以指导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5、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6、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的人格不容教师的任意侵犯和践踏。不要随意的否定一个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扼杀了小学生的童真和对求知世界的探求
班主任在工作中注意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