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口北固亭怀古.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京口北固亭怀古篇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典故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使用这些典故,与南宋统治者形成类比及对比。如用三国时东吴孙权和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懦弱妥协的无能政治行为;用宋文帝刘义隆的草率北伐,急于建功立业,反遭惨败,来类比宋宁宗、宰相韩佑胄对战争没有做到充足的准备工作,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用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受奸臣所害的故事,类比南宋王朝践踏人才,无知的任用无能之辈。作者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中的宋宁宗、韩佑胄,足见其用典之精及其胆量之大,对当权者毫不畏惧。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明确:○(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当世没有英雄力挽狂澜,振兴宋室,抵御强敌。斜阳草树:描述来自草莽的英雄,挥师北伐,气吞山河,借此写出自己建功立业的热望。元嘉草草:用宋文帝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情,提醒主持朝政者吸取历史教训,认真备战。四十三年:岁月已逝,局势仍和当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时一样,山河破碎。佛狸祠下:用人们祭祀异族君主,写出人们精神麻木, 凭谁问:以廉颇自况,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仍可为国所用。也表示出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在对辛弃疾这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都说辛弃疾的作品典故用的特多,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与理解,其实啊,他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是要借以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的。在这首词中他用了这么多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与立场呢? 典故一: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的国君了。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 典故二: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这个典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与上一个是否一样? 1、刘裕有何表现?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 3、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作为一个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赞叹与惋惜。抗金北伐。) 典故三: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2、北伐结果如何? 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刘义隆好大喜功,草草北伐,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

京口北固亭怀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4-18